能文能武,英俊多金,身材完美,身处高位却对家人温和敬重如斯……这简直是把偶像剧里才有的完美人设,活生生地搬进了这烟火缭绕的市井之中。
大刘也听到了,他用力咽下嘴里鲜甜弹牙的扇贝肉,对着周振华高高竖起大拇指,黝黑的脸上满是真诚的叹服:
“周哥!服!我是真服了!对老丈人、大舅哥都这么讲究,这份心意,这份态度!就冲这个,您这人品,没话说,杠杠的!”
他拍着胸脯,语气斩钉截铁。
眼镜儿也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神认真无比:
“是啊周哥,现在像您这样事业做到这个高度,还能这么念旧情、敬长辈,把家人放在心上的,真不多见了。这份情义,难得。”
这番话发自肺腑,引得同桌几个男生都深有感触地点头附和,眼神里的崇拜更添了几分厚重和真诚。这不再是单纯的羡慕财富地位,而是对一种稀缺品格的认同。
就在这时,高大壮端着一个硕大的铁盘,健步如飞地走了过来。盘子里是一条刚离火的烤鱼,足有尺半长,金黄油亮的表皮在灯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上面铺满了厚厚一层深褐色的秘制酱料,翠绿的葱花和鲜红的辣椒圈点缀其间,浓郁的香气霸道地钻进每个人的鼻腔,瞬间盖过了其他食物的味道。
他径直走到周振华他们这桌,稳稳地将这盘视觉与嗅觉的双重诱惑放在桌子正中央,鱼身上的油脂还在“滋滋”作响:
“来来来,尝尝这个!刚上的新鲜海鱼!振华特意点的!” 他特意加重了“特意点”三个字。
“哇!太棒了!谢谢高大哥!”
众人爆发出一阵欢呼,筷子迫不及待地伸向那诱人的烤鱼。
高大壮放下鱼,却没立刻离开。他黝黑的脸上带着朴实的笑意,目光落在周振华身上,仔细看了看他额角还未完全干透的汗迹和被汗水浸透贴在背上的背心。
他声音不高,带着一种家人间特有的、微妙的关切:“振华,刚才打球累坏了吧?看你汗出的,脸都有点发白了。多吃点鱼,这鱼新鲜,补力气。”
他顿了顿,下巴朝棚子后面扬了扬,“后面有水管,凉水,劲儿大,热得难受就去冲冲,透透气。” 那语气,像极了关心自家兄弟。
“嗯,知道了,大壮哥。你也歇会儿。”
周振华抬眼,对上高大壮关切的目光,点了点头,语气依旧平和,却多了一丝温度。
高大壮咧开嘴笑了笑,这才转身,洪亮的吆喝声再次响彻棚子:“鱿鱼好了!三号桌的!趁热啊!”
角落里,高老汉依旧沉默地刷着酱料,仿佛周遭的喧闹与他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炉火跳跃的光影在他布满沟壑的脸上明明灭灭,刻画出岁月的沧桑与不动声色的坚韧。他仿佛对这边的对话、对儿子的吆喝充耳不闻,手中的酱料刷依旧稳定地移动。
然而,当高大壮那句“振华特意点的”清晰地飘过来时,他握着酱料刷子的布满老茧的手,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极其短暂,若非仔细观察,几乎难以捕捉。浑浊却并非无光的眼睛抬起,越过蒸腾弥漫的烟火气,越过喧闹嘈杂的食客,落在了周振华身上。那个年轻人正用筷子仔细地剔下一块雪白细嫩的鱼肉,动作依旧从容不迫。
高老汉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几秒,深沉、平静,像夜色下的大海,看不出波澜,却仿佛承载着千言万语。然后,那目光又缓缓地、无声地落回自己手中那条已被酱料浸润得油光发亮、即将迎来最终炙烤的鱼身上。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对着炭炉深处,又扇了几下那把边缘早已磨得发亮、蒲叶都稀疏了的大蒲扇。
扇动的节奏,似乎比刚才稍稍慢了一点点,一下,又一下,带着一种沉沉的韵律。蒲扇带起的风,搅动着炉膛里通红的炭火,青烟袅袅升腾,带着酱料的醇厚、炭火的焦香、海鱼的鲜腥,无声地弥漫、交融,最终完全浸透在这喧闹沸腾的烟火人间。
带着咸腥味的海风,不时从棚子的缝隙和敞开的门口钻入,吹散了部分闷热和油烟,却怎么也吹不散这小小棚屋里浓得化不开的暖意。
那暖意,来自食物诱人的香气和炉火炙热的温度,更来自这烟火缭绕中,家人之间无需多言、却沉甸甸的羁绊与沉默的守望——是高大壮朴实的关怀,是高老汉那一眼深沉的凝视,也是周振华那份融入其中的自然与敬重。
周振华细细咀嚼着口中鲜嫩滚烫的鱼肉,感受着秘制酱料的辛香咸鲜在味蕾上层层绽放,也清晰地感受着大舅哥那句“振华特意点的”背后传递的暖意,以及老丈人那沉默目光里难以言喻的重量——那是一种认可,一种无声的交付,一种属于家人的、无需宣之于口的深情。
大黄满足地趴在他脚边,喉咙里发出惬意的呼噜声,尾巴有一下没一下地轻轻拍打着地面,仿佛也在享受着这份踏实。
这简陋得甚至有些破旧的棚屋,这充斥着油烟和人声的角落,此刻却比任何富丽堂皇的米其林餐厅都更让他觉得安稳、熨帖。
白日里的喧嚣、商场上的角力、球场上的疲惫,似乎都被这炉火烤化,被这酱料浸润,被家人无声的烟火温柔地包裹、消融,最终沉淀为心底最踏实的归宿。
喜欢回到80年代,乡村幸福快乐生活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回到80年代,乡村幸福快乐生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