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的担忧不无道理,她继续道:“这万一……万一赶上鸡发瘟,那可就是血本无归了。前年老李家那鸡瘟,死了大半的鸡,差点没缓过劲来。养殖的风险,咱不能不想啊。”
高老汉沉默地吸着旱烟,烟雾缭绕中,他缓缓开口,问题直指关键:“振华,你想扩大营生,这是好事。爹支持。不过,这养鸡场,你打算怎么弄?是你自己主要打理,还是咱们怎么分工?这可不是添十几只鸡,是正儿八经的活儿,操心的事多着呢。”
他没有直接反对,而是询问具体的规划和责任分配,显得冷静而深远:“每天喂食喂水、清理鸡舍、捡蛋、防疫,这些都是固定活儿。鸡生病了得会看,市场行情得了解,销路得打通。你想过这些没有?”
高红梅一直看着丈夫,眼神里闪烁着支持的光芒,但也有一丝和大娘类似的担忧。她轻轻开口:“振华,你想做,我肯定支持你。就是……就像爹和娘说的,这事辛苦,而且有风险。你真想好了?咱们一步步来,稳当点,行不?”
周振华认真听着每个人的话,他知道家人的担忧都是出于关心和实际考量。他点点头,目光沉稳地迎向岳父岳母:“爹,娘,你们的担心我都明白。投入的问题,我想过了。”
他条理清晰地分析道:“一开始咱们不贪大,鸡舍可以用旧木料、竹子来搭,能省则省。围网咱们自己慢慢弄。鸡苗嘛,咱家现有的母鸡就能孵一部分,再适当买进一些好的,控制成本。”
谈到防疫,周振华显得格外认真:“防疫是关键,我会特别上心。我已经打听过了,镇上兽医站的老陈在这方面很有经验,我可以去请教他,学习怎么预防鸡病。咱们定期清理消毒,保持鸡舍干燥通风,尽量把风险降到最低。”
然后他看向高老汉,回答关于分工的问题:“爹,这事既然是我提的,自然我挑大头。规划设计、主要的管理、技术上的事,我来负责。但确实需要家里人帮衬。”
他看向每个人,分配着任务:“哥有力气,重活累活少不了麻烦哥。平时喂食、捡蛋这些零碎活,红梅和娘肯定也得搭把手。尤其是开头建设的时候,更需要全家一起出力。咱们就当是又开了一块‘自留地’,只是这地里长的是活物,更需要精心。”
最后,他看向妻子,眼神温柔而坚定:“红梅,放心,我不会冒进的。咱们一步步来,就像砌墙,一块砖一块砖地垒。先弄个小规模的,摸索出经验了,再慢慢扩大。”
周振华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我有信心,咱们家的水土好,用心养,鸡肯定长得壮。到时候,鸡蛋咱们腌一批咸蛋、松花蛋,鸡肉可以风干、熏制,花样多了,不愁卖不上价。”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深沉:“这不仅是贴补家用,更是给咱们这个家,置办一份更厚实、更长久的产业。等以后平平安安和振东长大了,咱们也能给他们留下点什么。”
周振华的话语朴实却有力,不仅考虑到了可行性,也考虑到了风险控制和家庭协作,显得异常可靠。他甚至还提到了未来的发展和传承,让这个计划显得更加长远和有分量。
听着他条理分明、考虑周全的想法,家人脸上的疑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点燃的希望和参与感。
高老汉缓缓点头,烟锅里的火光一闪一闪:“嗯,你这么一说,倒是踏实不少。你想得周全,不是脑子一热。行,这事,爹支持你。”他看向周振华,眼中带着赞许,“需要老汉我干啥,尽管说。别看我这把年纪,搭把手看个场子还是没问题的。”
高大娘也舒展了眉头,脸上露出了笑容:“你这孩子,是个干事的料。既然你想好了,那咱就试试。喂鸡食、捡鸡蛋这些活儿,娘还能干。多了这些活计,日子也充实。”
高大壮更是把胸脯拍得砰砰响:“没问题!振华,你就说怎么干吧!哥这把子力气,正好有地方使!明天我就去后山砍竹子,先把材料备起来!”
高红梅看着丈夫,眼中最后一丝担忧化为了全然的信任和支持。她轻轻点头,微笑道:“好,那咱们就一起,把这个养鸡场办起来。我相信你一定能成。”
周振华看着家人一致的支持,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暖流和动力。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想法,即将成为全家人的新事业和目标。
“好!”他重重地点了下头,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明儿个我就开始仔细规划,测量地方,计算材料。等准备妥当了,咱们全家一起动手,把咱家的养鸡场给建起来!”
煤油灯的光芒温暖而明亮,将一家人的身影投在墙上,显得格外庞大而充满力量。屋外,夜风轻柔,繁星满天,仿佛也在注视着这个普通农家小院里,正在孕育的新希望和关于未来的、热气腾腾的规划。
讨论声、笑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加热烈。高大壮已经开始比划着鸡舍该怎么搭建;高大娘算计着家里还有多少粮食可以用来做饲料;高老汉则提出应该先去镇上打听打听鸡苗的价钱和品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回到80年代,乡村幸福快乐生活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回到80年代,乡村幸福快乐生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