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周振华便已起身。昨夜家庭会议通过的兴奋感仍在胸中激荡,让他比往常更早地投入到新一天的规划中。他没有立刻惊动家人,而是先提着工具,独自来到了院子东边那块他早已看好的坡地。
这片地相对独立,地势略高,排水良好,背后靠着一个小土坡,能挡掉不少冬季的西北风。夏日里,则有几棵老树提供荫蔽。地上长着些半人高的杂草和低矮的灌木,确实荒废了些时日,但土质看起来不错。
他拿着早就准备好的长绳和几根削尖了的木棍,开始在地上比划、测量。他的脚步沉稳而精准,目光如炬,脑海中已然勾勒出未来鸡场的清晰蓝图:哪里是坐北朝南、通风透光的鸡舍主体,哪里是可供鸡群白天活动、啄食砂土、晒太阳的运动场,哪里是堆放饲料和工具的小棚子,哪里需要开挖简单的排水沟……
他选定位置,将木棍用力楔入泥土作为标记,然后用长绳连接起来,圈定出大致的范围。绳子围出的区域不小,显示出他虽说着“先小规模试试”,但内心实则是有着长远打算的。
太阳完全升起时,家人也都陆续起来了。看到周振华已经在坡地上忙活开,高大壮第一个嚷嚷着冲过来:“振华!这就开始干啦?怎么不叫我!”他看着地上清晰的标记,摩拳擦掌,满脸兴奋。
“正好,哥,你来帮我把这一片的杂草和灌木先清理掉。”周振华也不客气,递给他一把磨得锃亮的柴刀,“根茎也得尽量刨出来,免得以后又长。”
“好嘞!看我的!”高大壮接过柴刀,朝手心啐了两口唾沫,便如同猛虎下山般扑向那些杂草灌木,唰唰地砍伐起来,力气之大,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高老汉背着手,慢悠悠地踱步过来,仔细查看了周振华用绳子圈出的范围和那几个关键点的木桩,点了点头:“地方选得不错,朝向也好。这鸡舍地基打算怎么弄?是挖浅基还是打桩?”
“爹,我想着,咱们这地方也不算特别潮,鸡舍不用像人住的屋子那么讲究,但地基也得牢固,不然怕不稳当。我打算沿着画出来的线,挖一条浅沟,然后用碎石混着石灰夯实,再砌上砖脚,这样既防潮又结实。”周振华显然早已思考过细节,说得头头是道。
“嗯,在理。”高老汉眼中露出赞许的神色,“石灰窖那边我去说,能便宜些。砖头家里还有些旧的,应该够砌脚了,不够再去邻村收点旧砖。”
“谢谢爹!”周振华心中一暖。
高红梅和高大娘送来了早饭和开水。看着已经开始挥汗如雨的两个男人,高大娘忙道:“先吃饭,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高红梅则拿出毛巾,递给丈夫和哥哥擦汗,看着初具轮廓的场地,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简单吃完早饭,全家人都动了起来。周振华和高大壮继续清理场地,砍掉的杂草灌木堆到一边晒干,以后可以当柴火。高老汉则去张罗石灰和确认旧砖的数量。高大娘和高红梅忙完家里的活,也过来帮忙将砍下的细小枝条归拢到一起。
清理完地表,接下来就是平整土地。这是一个力气活。坡地并不完全平坦,有些地方需要铲平,有些低洼处则需要填土夯实。周振华和高大壮挥动着铁锹和镐头,汗水很快浸透了他们的衣衫。
“嘿哟!嘿哟!”高大壮喊着号子,将一锹锹泥土甩到低洼处。
周振华则更细致地用耙子将土地耙平,又搬来一个石碾子(原本是碾谷用的),来回滚动,将地面压实。
大黄和小灰灰也来凑热闹,它们在刚刚平整好的土地上跑来跑去,留下密密麻麻的脚印,偶尔还会因为发现一只惊慌失措的蚱蜢而兴奋地扑腾一番,弄得尘土飞扬,倒是平添了几分热闹。
午后的阳光更加炙热,但劳动的热情丝毫未减。地基的浅沟挖好了,高老汉也带着借来的板车,拉回了石灰和足够的旧砖。
接着,周振华开始展示他无师自通的“建筑”才能。他按照心中设计,指挥着高大壮如何拌合石灰、沙土和适量的水做成三合土,如何将砖头浸水后,沿着浅沟一层层、错缝垒砌起来。他则拿着水平尺(自己用透明软管灌水做的简易工具)不断测量,确保砖脚的水平。
高老汉在一旁看着,时不时提点一二,比如砖缝要填满泥浆,转角处要格外注意咬合等等。他惊讶地发现,自己这个女婿,学东西极快,手也极稳,砌出来的砖脚横平竖直,竟十分像样。
砌好砖脚,便是搭建鸡舍的主体框架了。这需要用到木材。周振华早几天就已抽空去后山砍了些合适的杉木和毛竹,已经剥皮晾晒过。
他用锯子、斧头和刨子,熟练地将木材加工成需要的柱、梁、椽。高大壮负责依着他的指示,将粗大的主柱深埋进土里夯实,作为整个鸡舍的支撑。然后架上横梁,再钉上椽子。高大的木质框架逐渐立起,勾勒出鸡舍的基本形态和坡度适宜的屋顶轮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回到80年代,乡村幸福快乐生活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回到80年代,乡村幸福快乐生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