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壮一听,猛地一拍大腿,震得桌子都晃了晃:“哎呦!这个主意好!老张头最好酒,见了这陈年佳酿,准保走不动道!酒一喝美了,啥事都好商量!”
高老汉也缓缓颔首,眼中露出赞许之色:“振华考虑得是周到。老张头最核心的顾虑,其实就是怕他的宝贝鸡种被不懂行的人糟蹋了,断了传承。咱们诚心实意地去求,答应好好养,还给他回种,等于帮他延续血脉,他应该能放心。这酒嘛,也是个由头,是份尊重。”
高红梅见大家都这么说,心里也有了底,便应承下来:“那成,明儿个一早我就去后山村走一趟。平平、安安,明天跟娘一起去张爷爷家玩好不好?老人家通常都喜欢孩子,看着你们俩乖巧可爱,说不定一高兴,心肠就软了,答应了呢。”
两个孩子听说要出门走亲戚,还能看到漂亮的大公鸡,立刻兴奋地点头答应。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夜更深了,一家人各自歇息,但对未来的期待和隐隐的兴奋,让每个人都有些难以入眠,脑海里都在勾勒着鸡舍建成、鸡群满院的热闹景象。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高红梅就起身了。她仔细收拾了一下,换上一身体面的衣服,又仔细叮嘱了平平和安安要听话有礼貌,然后才提着那坛用红布包好的沉甸甸的老酒,领着两个孩子,往后山村去了。周振华则和高大壮吃过早饭,就扛着铁锹、锄头等工具,开始清理东边那片长满了荒草和灌木的坡地,为正式建造鸡舍做准备。
日头渐渐升高,快到正午时,院外传来了脚步声和孩子叽叽喳喳的说话声。周振华抬头望去,只见高红梅回来了,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而让她身后,还跟着一位精神矍铄、胡子花白、拄着根竹节拐杖的老人——正是后山村的张老伯本人!
“张老伯不放心,非要亲自来看看咱们家合不合适养他的宝贝鸡。”高红梅快走几步,先到了丈夫身边,低声解释道,同时朝周振华使了个眼色,微微点头,示意事情有门。
周振华立刻放下手中的工具,拍拍身上的尘土,快步迎了上去,恭敬地招呼道:“张老伯,您老怎么还亲自过来了?这大老远的,快请屋里坐,喝口茶歇歇脚!”
张老伯却摆摆手,声音洪亮,带着老农特有的直爽:“不忙坐!先办正事。”他说着,径直走向那片正在清理的荒地,眯起那双饱经风霜却依旧锐利的眼睛,四下仔细打量着,又看了看周家整齐的院落、晾晒的粮食、以及角落里堆放的农具,微微点了点头:“嗯,地方倒是宽敞,向阳,地势也高燥,吹得到风。院里院外收拾得也干净利落,不像那邋遢人家。”
接着,他又踱步走到周家现有的那个小鸡圈旁,背着手,弯下腰,仔细观察着里面十几只正在啄食的健壮土鸡,看了好一会儿,脸上露出些许满意神色:“嗯,这几只鸡养得不错,毛色光亮顺滑,冠子鲜红,眼神有光,精神头足,不是那病怏怏的样子。”
周振华借机详细介绍起自家的养殖方法:“老伯您眼光毒辣。我们都是用自家种的玉米、豆粕,加上麸皮和每天新鲜的青菜叶子、南瓜啥的一起喂的,从不喂那些乱七八糟的添加剂。天气好就让它们出去在划定的地方自己刨食,吃些虫子青草沙粒。鸡圈天天打扫,定期撒生石灰和草木灰消毒,水槽也是天天刷洗换干净水。”
张老伯听得连连点头,捻着胡须,脸上的皱纹渐渐舒展开,终于露出了一丝真切的笑容:“看来红梅丫头没说大话,你们确是那认真勤快、真心待弄牲口的人家,不是那瞎胡闹的。”
他沉吟了片刻,神色变得郑重起来,道:“我那‘龙凤尾’,确实是好几代人传下来的好品种,肉香蛋好,模样也周正。但话说回来,也娇贵得很!比不得那些糙养的洋鸡。饲料要精细,不能太肥,也不能饿着,得定时定量;最怕潮湿阴冷,窝棚必须干爽透气;胆子还小,容易受惊,惊吓了就不爱下蛋,甚至炸窝…”
老人絮絮叨叨说了许多饲养要点和注意事项,周振华都凝神静气,认真记在心里,不时提出一两个问题,显示出极大的虚心和学习态度。
最后,张老伯终于松了口,拍板道:“既然你们是诚心要养,又是红梅丫头亲自来说,我看你们这家风也正派,我就破例一回。眼下圈里正好有刚出壳三四天、壮实得很的鸡苗二十只,可以匀给你们。再…再给你们挑一公一母最好的成年种鸡!但是…”老人神色陡然变得极其严肃,伸出三根手指,“得依我三个条件,少一个都不行!”
“老伯您尽管说!只要我们能做到,一定答应!”周振华毫不犹豫地应道,态度诚恳。
“第一,这‘龙凤尾’绝对不能和我看你们院里其他鸡混养,得单独给它们辟出一块干净地方,专用的鸡舍,专用的活动场!”
“第二,饲料得严格按我刚才说的方子配,不能瞎喂,尤其是前期,最好加点切碎的苦麻菜和蒜瓣,防疫病。我定期会来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回到80年代,乡村幸福快乐生活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回到80年代,乡村幸福快乐生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