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拜完先人和土地爷,袅袅青烟似乎带走了心头的些许尘埃,又仿佛注入了源自传统与根脉的深沉安宁与力量。周振华抬头看看天色,东边的天空才刚染上淡淡的金边,离食客们循着香味而来的时辰尚早,整个月亮河湾还沉浸在慵懒的晨光里。他侧过头,看着身旁收拾祭品的妻子,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提议道:“红梅,难得今早清静,店里也没那么急。咱俩好像有阵子没好好逛过县城了,光是进货来去匆匆。今天正好得了空,去县城转转?买点家里缺的东西,也当是散散心。”
高红梅闻言,眼睛倏地一亮,脸上顿时绽开期待的笑容,如同被阳光照亮的花朵:“好啊!这个主意好!正好家里做鱼汤的几味香料快见底了,得去补一些。还有,眼看天越来越热,也该去扯几块透气的新布,给你,给我,还有给小壮,都做身凉快的夏衣。他那身膀子,去年的衣服都快绷不住了。”
夫妻俩说着,便行动起来。锁好院门,跟刚刚起床、还揉着惺忪睡眼的高大壮交代了一声,让他先照看着院里和厨房的准备工作。然后,周振华推出了那辆有些年头、但擦得干净、保养得不错的脚蹬三轮车。高红梅利落地跳上车斗侧边坐好,手里挽着空了的竹篮。周振华一蹬脚踏,三轮车便“突突突”地响着,承载着夫妻二人,沿着河边平整起来的土路,轻快地向县城方向驶去。晨风拂面,带来两岸稻田的清香,心情也随着车轮一起变得轻快起来。
清晨的县城早已苏醒过来,充满了生机勃勃的烟火气。主干道上,自行车铃铛声、摩托车引擎声、小贩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周振华和高红梅先去了熟悉的干货批发市场,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香料混杂的浓郁气味。他们熟门熟路地找到相熟的摊位,仔细挑选了上好的大红袍花椒、香气浓郁的八角、还有几味炖鱼汤必不可少的草药香料,讨价还价声里透着老主顾的熟稔。
接着又去了布店。一卷卷色彩斑斓的布料堆叠到天花板。高红梅仿佛鱼儿入了水,仔细地摸着不同布料的质地,感受着是细腻还是粗粝,是凉爽还是保暖,又拿起布样在自己和周振华身上比划着,对比着花色,低声和丈夫商量着:“振华,你看这块淡蓝色的细棉布怎么样?给你做件衬衫,夏天穿又凉快又精神。”“这块藏青色的卡其布耐磨,给你和小壮做条干活穿的裤子正合适。”“这块白底小碎花的府绸,我做件短袖衫穿……”周振华大多笑着点头说“好,你看着办”,偶尔才会对颜色提出一点小小的建议。
采购完毕,两人手里都提了不少东西,心情放松而愉悦。他们也不急着回去,就沿着县城最热闹的商业街慢慢往回走,享受着这难得的、脱离灶台和农活、属于夫妻二人的悠闲时光。看着街边新开的店铺,议论着哪家的招牌更醒目,猜测着街上行人的来历,平淡而温馨。
走着走着,路过一家装修得颇为雅致、与周围店铺风格迥异的临街店铺。明亮的落地玻璃窗擦得一尘不染,光可鉴人。透过洁净的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里面陈列着一架架光可鉴人、线条流畅优美、透着工业精良感的钢琴。黑色的沉稳大气,白色的纯洁优雅,在店内柔和的射灯光线下,静静地散发着一种高雅而宁静的艺术气息,与窗外喧嚣的市井仿佛是两个世界。店门口挂着一个设计简洁的原木色小牌子,上面用墨笔写着四个清秀的字:“知音琴行”。
高红梅的脚步,就在经过这家店时,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最终完全停住。她的目光被橱窗正中央、那架最大、最气派、乌黑锃亮能照出人影的三角钢琴牢牢吸引住了,仿佛被一根无形的线拴住,又像是被施了定身术一般,再也挪不动步子。
她怔怔地站在那里,手里还提着刚买的布料和香料包,眼神却早已飘向了很远的地方,不再是那个精明利落的老板娘,而是流露出一种周振华很少见过的、混合着深切渴望、遥远怀念与一丝淡淡怅惘的复杂情绪。那眼神,像是在凝视一个失落的梦。
周振华走出几步才发现妻子没跟上,回头看见她正对着琴行橱窗发呆,那神情让他微微一怔。他走回来,站到她身边,温和地问:“怎么了红梅?看什么呢?这卖钢琴的店有什么好看的?”
高红梅仿佛这才从遥远的思绪中被拽了回来,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像是被人窥见了什么秘密,慌忙指了指橱窗里的钢琴,声音轻轻的,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叹息与掩饰:“没……没什么,就是看看。这钢琴……做得真漂亮啊,亮得跟镜子似的。” 她试图用对物品外表的评价来掩盖内心的真实波澜。
但周振华太了解自己的妻子了。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她的一颦一笑,一个眼神的变化,他都了然于心。他从她那双突然失去了平日里的爽利泼辣、变得格外柔软、朦胧甚至带着点水光的眼睛里,看出了绝不仅仅是“看看”那么简单。那是一种深藏心底、偶然被触动的向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回到80年代,乡村幸福快乐生活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回到80年代,乡村幸福快乐生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