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晨雾尚未完全散去,月亮河滩还带着湿漉漉的凉意,便有其他在河边石板上捶打洗衣、或是摇着小船在浅水区撒网捕鱼的妇人,敏锐地注意到了河湾处沙滩上的不寻常。几行被河水冲刷得有些模糊却依然可辨的、深陷凌乱的脚印,一片被明显浸湿的深色沙地,以及岸边被压倒的几丛芦苇,都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曾发生过不寻常的事。
很快,这些痕迹就与前一天傍晚隐约从下游方向顺风飘来的、被水声和距离模糊了的凄厉呼救声和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对上了号。乡村里没有不透风的墙,消息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涟漪迅速扩散,不到一顿早饭的功夫,就传得附近几个村落人尽皆知。
“听说了吗?昨天傍晚,可了不得!就下游河湾那儿,老刘家那个皮得上天入地的猴崽子,差点就淹死在那儿了!”一个端着洗衣盆的妇人压低声音,对碰到的熟人急切地分享着这惊人的消息,脸上还带着后怕的表情。
“真的啊?阿弥陀佛!河湾那地方多险啊!后来呢?孩子咋样了?”听者立刻倒吸一口凉气,心都揪了起来。
“万幸!真是祖宗保佑!听说命悬一线的时候,遇上贵人了!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过路男人,想都没想,扑通一声就扎河里去了!那水性,了得!几下子就像那水里的鱼鹰似的,就把孩子给托上来了!”讲述者说得绘声绘色,仿佛亲眼所见,语气里充满了对那位神秘恩人的敬佩。
“老天爷!那可是要命的河湾啊,老水手都不敢轻易下去,水下暗流漩涡多着呢!谁这么大胆又好心肠?是哪家的人啊?”追问者又惊又叹。
“可不就是嘛!听说把人捞上来后,人家连气都没多喘几口,看孩子没事,连名字都没留,穿着那身湿透了的衣裳,扭头就走了!刘家媳妇当时魂都吓飞了,光顾着搂着孩子哭,都没看清恩人具体长啥样,就记得个子挺高,挺结实,动作快得吓人!”消息灵通的妇人惋惜地拍着大腿。
“真是活雷锋啊!这年头,这样救人于危难还不图回报的好人,可真是不多了!积大德了!”众人纷纷感叹,语气中充满了对世风日下的感慨和对这份罕见善举的推崇。
“周小庄”的露台上,食客们品尝着鲜美的奶白色鱼汤,嚼着喷香的玉米饼子,话题自然也离不开这桩发生在眼皮子底下的义举。
“老板娘,快过来听听,”一个相熟的常客忍不住向正忙着端菜的高红梅招手,压低声音问道:“听说昨天傍晚咱们后面河滩出大事了?有个调皮孩子差点在河湾那边淹死?有这回事吗?”
高红梅正端着一碟刚出锅、金黄焦脆的玉米饼子过来,闻言,端盘子的手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脸上迅速露出恰到好处的、毫不知情的惊讶和关切,眉头微微蹙起:“啊?有这事?我们昨天忙完前面,回来得早,没太注意后面河滩上的动静。天哪,在河湾?孩子没事吧?这可太吓人了!”她的表情自然到位,仿佛真是第一次听说。
“没事没事,虚惊一场,真是万幸!说是命里有贵人,被一个路过的好心人给及时救上来了。啧啧,真是险啊!也不知道是哪位英雄好汉,这得好好谢谢人家,这可是救命之恩啊!”食客感慨道。
“是啊,是啊,孩子平安比什么都强。好人一定有好报,菩萨都看着呢。”高红梅笑着应和,语气真诚,转身走向厨房时,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勾勒出一丝只为丈夫感到的、隐秘而甜蜜的骄傲,像怀里揣了个暖炉子。
另一桌的客人也在热烈地议论和猜测:“你们说,这会是谁呢?咱们这月亮河上下游,水性好的人不少,但有这胆量、这身手,敢直接往河湾里跳的,可没几个……”
“我寻思着,会不会是河对岸村子的老赵?他年轻时可是有名的‘浪里白条’,一把好水性。”
“不像不像,”立刻有人反驳,“老赵昨天一早就被他闺女接去县里走亲戚了,根本不在家。”
“那就奇了怪了,还能是谁?总不会是外乡人吧?可这时间点,这地方……难不成真是深藏不露的高手?”猜测陷入了僵局,众人更加觉得这位无名英雄神秘而可敬。
高大壮在院子里吭哧吭哧地劈着柴,粗壮的胳膊挥舞着斧头,耳朵却竖得老高,一字不落地听着露台上食客们的议论。他心里跟明镜似的,亮堂着呢!他可是清楚地记得,昨天傍晚他振华哥回来时那副模样——浑身湿透,头发还在滴水,裤子鞋子都糊着泥沙,嫂子当时就惊叫着扑过去,着急忙慌地把他推进屋里换干衣服,嘴里还不住地埋怨他莽撞。再结合这时间、这地点、这救人的事儿,不是他妹夫周振华,还能是谁?
一股巨大的自豪感在他胸膛里咕嘟咕嘟地冒泡,膨胀,恨不得立刻扔下斧头,冲到露台上,叉着腰,对着所有食客大声宣布:都别猜了!那无名英雄!那活雷锋!就是我妹夫!我振华哥!厉害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回到80年代,乡村幸福快乐生活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回到80年代,乡村幸福快乐生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