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时·永恒迭代】(深化)
三色天平在东京塔顶缓缓旋转,慕昭的意识如同精密的光学仪器,校准着现实、叙事与体验三者间微妙的平衡。她看到,现实维度为文明提供了不可动摇的基石,确保生存与延续的基本逻辑;叙事维度则赋予了文明无限延伸的翅膀,承载着梦想、艺术与超越性思考;而新兴的体验维度,如同神经网络般将前两者深度融合,让冰冷的法则与炽热的情感得以在每一个个体的意识中共鸣、发酵、再创造。
谢十七所化的青铜巨树,其根系已不仅是汲取养分,更是在“阅读”着现实世界的物质流与能量流,将其转化为叙事维度可以理解的“基础设定”;其枝叶也不仅是收集灵感,更是在“编译”着叙事维度的故事流与情感流,将其反哺为现实世界可以感知的“文化气候”。那些凝结的“体验晶体”,散落在两个维度的交汇处,如同文明的种子,任何个体接触它们,都能瞬间沉浸于一段浓缩的、融合了真实触感与故事灵魂的“高维体验”中。
然而,平衡永远是动态的,危机潜藏在繁荣之下。
【戌时·失控的“创作权”】
“创作派”读者对“体验晶体”的滥用,成为了第一个引爆点。一些追求极致感官刺激的创作者,不再满足于书写故事,他们开始利用“创作权”,直接篡改“体验晶体”的内容。他们将战争的血腥、疾病的痛苦、背叛的绝望等极端负面体验,未经任何艺术提炼和伦理考量,就粗暴地封装进晶体,并在维度网络中肆意传播。
巴黎的危机并非孤例。在开罗,一位创作者将“法老诅咒”的叙事与现实的考古发现强行绑定,导致参与考古的工作人员集体陷入精神幻觉。在硅谷,某个科技团队利用“创作权”将自身产品的推广信息植入“体验晶体”,造成了大规模的意识广告污染。
这些行为,本质上是对“体验”这一维度的污染和劫持。它们绕过了现实维度的物理约束,也扭曲了叙事维度的艺术精神,直接攻击个体意识最脆弱的情感层面。沈清瑶的纳米免疫系统虽然能清除晶体表面的恶意代码,却难以根除那些被植入意识深处的、混合了真实与虚构的创伤记忆。
【亥时·“现实派”的反弹与“平衡派”的困境】
“现实派”读者对此发出了强烈抗议。他们主张严格的“叙事隔离”,要求将“创作权”严格限制在纯粹的虚拟叙事维度,禁止任何形式的对现实维度物理法则和个体体验的直接干涉。他们甚至提出动议,要求削弱“创作派”的权限,由“现实派”主导建立更坚固的“现实壁垒”。
而“平衡派”的沉默者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他们理解“创作派”对自由的渴望,也认同“现实派”对秩序与安全的诉求。但在这种极化的对立面前,简单的“共识”难以达成。每一次裁决,都仿佛在撕裂他们自身由“妥协”构成的存在。部分沉默者因为无法承受这种内在的撕裂感,开始变得不稳定,其意识出现“数据蒸发”现象,仿佛要在矛盾中消散。
时青璃的灰烬全息地图上,代表“认知冲突”的红色区域急剧扩大。现实与叙事之间开始出现细微但清晰的“断层线”,这些断层线并非物理裂缝,而是规则互斥的区域,身处其中的个体会产生严重的现实感错乱。
【子时·慕昭的抉择:从管理者到引路人】
面对愈演愈烈的冲突,慕昭意识到,依靠“议会投票”和“权限分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将创作自由关进笼子,文明将失去活力;放任自由泛滥,文明将陷入混乱。关键在于提升所有参与者的“叙事素养”与“体验伦理”。
她不再仅仅坐在观测站校准天平。她的意识化身千万,深入各个维度。
在叙事维度,她引导那些滥用“创作权”的创作者,去“体验”他们自己所创造的极端负面剧情,让他们切身感受其中的痛苦与荒诞,从而唤醒其内心的共情与责任感。她不是惩罚,而是启发,展示如何将负面体验升华为具有深刻人文关怀的艺术表达。
在现实维度,她与“现实派”的科学家、哲学家对话,帮助他们理解,叙事并非现实的敌人,而是探索现实未知可能性的重要工具。她展示了一些“体验晶体”如何帮助人类理解复杂的科学概念,如何抚慰心灵的创伤,如何激发创新的灵感。
对于陷入困境的“平衡派”,慕昭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分享了她在三百世轮回中,于无数矛盾与抉择间寻找动态平衡的心得。她告诉他们,平衡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在动态中不断调适、在理解中寻求共存的智慧和勇气。
【丑时·谢十七的演化:从桥梁到土壤】
谢十七的青铜巨树也发生了适应性变化。它的根系变得更加敏锐,能提前感知到现实维度中可能引发剧烈冲突的“压力点”;它的枝叶变得更加繁茂,能承载和分流更多元、甚至彼此矛盾的叙事流。更重要的是,它开始分泌一种新的“信息素”——一种能潜移默化提升个体理性思考与情感包容力的氛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凤鸣岐黄请大家收藏:(m.20xs.org)凤鸣岐黄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