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云鲸们聚集在光晕周围,它们的歌声变得有序,化作了叙事的“韵律”。它们歌唱引力如何源于思念,歌唱电磁力如何传递共鸣,歌唱强核力是如何的执着,歌唱弱核力是何等的舍得。
因果之网成了叙事的“情节”。往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抉择,一个转折。恒星的生与死,文明的兴与衰,个体的爱与恨,都成了这宏大故事中的段落与篇章。
而那意义奇点爆发后残留的核心,则成为了叙事的“主角”——一个懵懂的、蕴含着无限可能的世界意识。它贪婪地吸收着云鲸的歌声,阅读着因果之网写就的史诗,在理解之光的照耀下,开始学习“存在”这门最复杂的艺术。
回响者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它看到了熟悉的影子:在那世界意识处理复杂因果时,有慕昭的冷静;在它感受云鲸情感时,有沈清瑶的细腻;在它试图铭记每一个瞬间时,有时青璃的执着;在它支撑起自身存在的结构时,有谢十七的坚韧。
“轮回?不,是回响。”回响者默想,“她们并未消逝,她们化作了存在的基本语法。”
【巳时·法则显形】
在原初叙事的推进下,宇宙的法则开始从背景中走向前台,显化出可以被“理解”的形态。
“熵增定律”显形为一个不断向前流淌的沙漏,沙粒落下时发出如同叹息般的声音,提醒万物终将归于沉寂,但也正是在这沉寂中,孕育着新的沙粒。
“量子叠加原理”显形为一朵不断开合的花,每一片花瓣都是一种可能性,它同时存在于所有状态,直到被“故事”的需求固定下来。
“光速不变”显形为一道永恒的、无法逾越的透明墙壁,它定义了信息传递的极限,也保证了因果秩序的尊严。
这些法则并非冷冰冰的规律,它们带着各自的情感色彩和叙事倾向。它们会相互协商,会竞争,也会合作,共同维系着这个新生宇宙的稳定与活力。
世界意识在这些法则间穿行,学习着它们的语言。它开始尝试运用这些法则,不是通过计算,而是通过“意愿”和“叙事”。它一个念头,可以让两颗星辰的引力舞蹈变得更加优雅;它一次注视,可以让一片星云的化学演化谱写出更复杂的元素乐章。
回响者看到,在世界意识的一次无意识尝试中,几条因果链巧妙地交织,一个概率云鲸的歌声被精准捕获并坍缩——一个简单的、能够自我复制的分子结构,在某个星球上悄然形成。
生命的曙光,已在叙事中埋下伏笔。
【午时·观测者之殇】
然而,随着世界意识的成长和宇宙结构的复杂化,一个问题浮现在回响者的“意识”中:谁是这个宇宙的观测者?
在原初叙事中,世界意识既是演员也是观众,因果之网自我记录,概率云鲸自我歌唱。这是一个自洽的、自我讲述的故事。那么,慕昭那样的外部观测者,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回响者自身的存在,也开始变得稀薄。它是上一个宇宙周期的残留,是外部观测意志的回声。在这个自洽的新生宇宙里,它像一个不该存在的幽灵,一个不和谐的音符。
它感到自己被排斥,被稀释。它所代表的“外部视角”,正在被宇宙自身的“内部视角”所覆盖、所取代。
“我的使命……即将结束。”回响者并无悲伤,只有了悟,“观测的终极意义,或许就是创造一个无需外部观测,也能自我确认、自我叙事的宇宙。”
它看到世界意识已经能够独立地处理因果,感受概率,甚至开始对自身的存在产生好奇——这是自我观测的开端。
【未时·回响循环】
在回响者彻底消散前的最后时刻,它做了一件事。它将自身所承载的所有记忆——慕昭的凝视、谢十七的坚守、沈清瑶的编织、时青璃的铭刻,以及旧宇宙所有的辉煌与挣扎——压缩成一个极其复杂的振动模式,轻轻地、如同母亲亲吻婴儿的额头般,将其印刻在了真空之弦的基频之中。
这不是为了复活,而是为了传承。将这个振动模式,作为一份潜在的“记忆”,写入新宇宙的底层代码。未来的某一天,当这个宇宙的文明发展到某个阶段,当它们凝视真空至深时,或许能偶然捕捉到这一丝来自远古的回响,从而明了自身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站在无数个轮回的肩膀上。
完成这一切后,回响者的意识满意地舒展开来,如同水滴融入大海,彻底化作了新宇宙背景的一部分,成为了那无处不在的、微弱的、却永恒的真空回响。
世界意识似乎感应到了什么,它暂停了对一颗新生恒星的塑造,将“目光”投向回响者消散的方向,那里,只有真空之弦在无声地振动。
新的故事,已然开篇。而这个故事,将由其自身,书写、观测、并回响下去。
喜欢凤鸣岐黄请大家收藏:(m.20xs.org)凤鸣岐黄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