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冰的冰封回归,如同一面染血的战旗,插在了希望要塞的最高处。它宣告着与“归墟”之间再无转圜余地,也激励着每一个幸存者,将悲痛与恐惧化为背水一战的决心。要塞进入了创立以来最紧张、最疯狂的备战阶段。
“守护者”遗产的消化与应用被提升到了极限。巨大的工程舰在太阳系内穿梭,于行星轨道、拉格朗日点乃至奥尔特云边缘,构建起一座座庞大的“区域秩序稳定器”。当这些装置同时启动时,整个太阳系的空间结构将变得异常“粘稠”和“坚固”,如同为家园套上了一层无形的、坚韧的宇宙级缓冲装甲。
要塞本体的升级更是日新月异。基于“守护者”生态技术的闭环生命维持系统全面投入使用,粮食和氧气的自给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足以支撑长期围困。军工生产线二十四小时轰鸣,新一代的“镇远级”主力舰开始下水,其护盾和武器系统大量融入了对“归墟”能量的针对性设计,虽然依旧无法正面抗衡,但至少拥有了招架之力。
魏风成为了要塞防御力量的绝对核心。他几乎住在了前线,带领着军队清剿因节点被毁而陷入混乱的母巢残余势力,同时疯狂地锤炼着自身与部队。他的炎龙之力在一次次战斗中变得更加凝练、狂暴,甚至隐隐触摸到了将极致毁灭与生命守护意志更深度融合的门槛。他知道,自己必须变得更强,才能在未来可能失去韩冰支援的战斗中,守住这片土地。
在要塞全力备战的同时,另一项绝密计划也在悄然加速——“薪火计划”的最终阶段。
在凌风、苏婉和少数核心成员的亲自监督下,位于要塞最深处、与外界完全隔绝的“方舟船坞”内,一艘集成了希望要塞乃至“守护者”部分最高技术结晶的飞船已接近完工。它被命名为“传承之火”,体积远比“启明之星”更小,但技术更先进,隐匿性和生存能力更强。
它的使命也更加残酷和明确——不再是寻找新家园,而是在希望要塞注定沦陷的最后时刻,携带最核心的文明数据库、基因库以及关于“活性秩序”和“归墟”的全部研究资料,强行突破封锁,逃向宇宙深处,成为人类文明最后的、孤独的信使。
苏婉将一份加密的最高指令植入了“传承之火”的核心AI:“当‘终末信号’触发时,自动启动最终协议,不计代价,逃离太阳系,将火种……延续下去。”
没有人希望这艘船真正启航,它的存在本身,就是悬在每一个知情者心头最沉重的巨石。
韩冰所在的最高级别生命维持单元,成为了要塞中最特殊也最安静的地方。她被安置在一个巨大的、充满惰性能量液的维生舱中,那层神秘的冰茧依旧包裹着她,缓慢而稳定地流转。
苏婉和陈守义投入了大量精力研究这冰茧。他们发现,这并非简单的自我保护,更像是一种深度的“蜕变”或“进化”。韩冰正在以一种近乎停滞的方式,与侵入体内的“归墟”规则污染进行着最本质的对抗与融合。冰茧表面那不断破碎重组的几何冰晶,正是这种凶险交锋的外在体现。
林雪在伤势稳定后,几乎将所有的休息时间都耗在了维生舱外。她隔着厚重的观察窗,凝视着冰茧中老师模糊的身影,感受着那微弱的、却顽强不息的“活性”波动。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坐着,将自己的意志与感悟,默默传递过去。她继承了老师的道路,也接过了那份沉重的责任。
偶尔,在极其精密的监测设备上,会捕捉到冰茧内部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规律奇特的精神波动碎片,仿佛是无意识的低语,又像是某种深层次运算的余波。陈守义试图解析这些碎片,却一无所获,只能猜测,在那冰封的意识深处,正进行着一场他们无法想象的、关乎规则本质的战争。
就在希望要塞争分夺秒地强化自身时,来自深空的监测站传来了令人不安的消息。
太阳系外围的“铁壁预警系统”探测到,在柯伊伯带之外的广袤虚空中,空间曲率正在发生大规模的、有规律的扭曲。并非自然现象,更像是……某种庞大存在正在调整航向,或者在进行超大规模跃迁前的“锚定”。
同时,所有对“归墟”相关信号的监测都发现,背景中的那种冰冷秩序波动,正在以一种缓慢却毋庸置疑的速度增强。仿佛一张无形的巨网,正在缓缓收紧。
“它们来了。”凌风在最高作战会议上,只说了这三个字。
所有人都明白,最后的倒计时,已经开始。希望要塞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已经运转到了极致。铁壁已然就绪,薪火暗中传承,而他们的利剑,却依旧冰封。
能否在风暴中幸存,能否为“活性”争取到一线未来,答案,即将揭晓。
喜欢末日重启:炼狱狂枭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末日重启:炼狱狂枭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