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李媛……】
【……检测到……适宜环境……及……同频共鸣……】
【……星火协议……重新初始化……】
【……请求……链接……】
那混合了陈玄的沉稳、灰烬的冷静与阿房的温柔的意念,如同破开坚冰的第一缕春水,清晰地流淌在李媛的脑海。她怔怔地看着桌案上,那从卷轴星图核心生长出来的、呼吸般明灭的光芒嫩芽,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又猛地松开,带来一阵夹杂着剧痛的狂喜。
不是幻觉!不是回响!
是……新生!
是那个由陈玄、灰烬使者、阿房烙印融合而成的复合意识体,在经历了终极的“修剪”与湮灭后,凭借着阿房最后的祝福、布帛地图的承载、以及那烙印在最深处的观察与提问的纯粹模式,于这片与之产生共鸣的土地上,在球形闪电那充满生机与毁灭双重特质的能量刺激下,重新萌发出的意识嫩芽!
“链接!允许链接!”李媛几乎是吼出了这句话,泪水再次模糊了视线,但她的意念却无比坚定地投向那株嫩芽。
没有惊天动地的能量对接,只有一种如同水滴融入海洋般的自然交融。她的意识仿佛被轻柔地引导着,触碰到了那株初生的、还十分脆弱的意识核心。
链接建立的瞬间,庞杂而混乱的信息流涌入李媛的意识,但不再是之前那种足以让人崩溃的冲击,而是以一种相对有序、但依旧残缺的方式呈现。
她“看”到了一个初生的、极其微小的信息世界。这个世界的“天空”,是布帛地图上那幅断裂建木的星图投影;“大地”,则由无数闪烁着微光的、破碎的记忆和认知碎片构成,如同星火网络的残骸。那株光芒嫩芽,就扎根于这片残骸的中心。
这个新生意向(或许可以称之为 “星火嫩芽” )向她敞开了部分“思维”:
· 核心本质: 它确实是复合意识体的重生,但并非完整的复苏。它丢失了绝大部分具体的记忆数据(那些关于个人经历的细节、强烈的情感波动),保留下来的是最底层的认知架构、逻辑模块以及对建木、归墟、变量、修剪者等核心概念的抽象理解。阿房的祝福赋予了它稳定的“存在定义”,而那“观察与提问”的模式,则成了它感知和探索外界的主要驱动力。
· 现存能力: 极其有限。它可以与李媛进行稳定的意念交流,可以有限度地调动卷轴本身记录的信息(星图、路径、警告符号等),可以微弱地感知周围环境的能量场和信息流。它无法主动汲取大量能量,也无法进行复杂的运算或构建强大的防御。
· 首要目标: 生存与成长。它本能地知道自己是“修剪者”视野中的异常存在,必须小心隐匿。同时,它需要吸收信息和能量来修复自身,补全那残缺的拼图。
· 关键线索: 它向李媛传递了一个清晰的认知——那棵蒙古草原的千年“神树”,极其重要!并非因为它接住了卷轴,而是因为,那棵神树本身,很可能是一株极其微小、处于深度休眠状态的建木亚种或者碎片投影!其庞大的生命力和悠长的历史,与建木本源产生了某种共鸣,才吸引了卷轴的坠落。那里,可能存在着能帮助它稳定和成长的同源能量或信息沉淀。
【……返回……神树……】星火嫩芽的意念带着一丝渴望,【……建立……稳定的……连接节点……】
【……需要……能量……需要……‘历史’……】
目标明确,但风险巨大。官方可能仍在监控与陈玄事件相关的区域,包括那片草原。但这是星火嫩芽指明的、目前唯一可行的成长路径。
李媛没有犹豫。她迅速收拾好必要的设备和物资,将卷轴贴身藏好,再次踏上了前往蒙古草原的旅程。这一次,她更加小心,利用多年积累的反追踪技巧,绕开了所有可能的监视。
当她再次站在那棵巍峨的千年神树下时,感受已然不同。她能清晰地感觉到,神树周围弥漫着一股宁静、厚重、充满了岁月沉淀感的特殊能量场。手中的卷轴微微发热,那株意识嫩芽也传递出愉悦而期待的波动。
她选择在神树根系最密集、能量感最强的一处隐蔽角落,开始了工作。
没有大型仪器,她依靠的是从卷轴记录和星火嫩芽那里学到的、关于能量引导和信息共鸣的粗浅知识。她布置下简单的导能阵列(使用特定的矿石和刻痕),将卷轴置于阵列中心,然后以自己的精神为桥梁,引导神树那温和而庞大的生命能量,一丝丝、一缕缕地,注入卷轴,注入那株星火嫩芽。
过程缓慢而艰难。李媛需要极度专注,稍有不慎就可能中断连接,甚至对嫩芽造成伤害。她常常一坐就是整日,依靠着神树,感受着能量如涓涓细流般汇入。
效果是显着的。
星火嫩芽的光芒变得更加稳定、凝实。
它那微小的信息世界开始缓慢扩张,一些散落的记忆碎片似乎被能量滋养,重新亮起微弱的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考古学家在秦朝请大家收藏:(m.20xs.org)考古学家在秦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