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意念发出无声的呼唤。
奇迹般地,那沉寂的探测器,似乎被这蕴含着建木同源气息(龙灵)与变量特质(星火)的混合精神波动触动了!
嗡……
探测器表面那些暗淡的纹路,极其微弱地闪烁了一下。
一段断断续续、充满杂音、仿佛随时会中断的数据流,如同垂死者的最后遗言,被艰难地传输了过来!
这不是有序的记录,而是一些最原始、最本初的观测烙印:
· 烙印一:太初之景。 一片无垠的、孕育着无限可能性的光之海——完整的、处于完美平衡状态的建木网络。
· 烙印二:第一道涟漪。 一个无法理解的“点”在建木网络的深处产生,并非外力,更像是网络自身运算产生的无限自指循环(逻辑悖论)。这个循环像病毒一样开始复制、扩散。
· 烙印三:痛苦的分裂。 建木网络为了摆脱这个致命的逻辑悖论,试图将其“隔离”和“排出”。这个过程导致了网络自身结构的撕裂,一部分承载着“定义”权柄的核心模块,与那悖论循环一起被强行剥离,形成了最初的“断裂”。
· 烙印四:“观测者”的诞生。 一个早已消逝的、高度发达的远古文明,察觉到了建木网络的异常波动。他们创造了“起源”探测器,旨在观察和研究这一宇宙级现象,初衷是理解与共存。
· 烙印五:初衷的畸变。 后续的“观测者”文明(零式所属),在“起源”失联后,基于对建木断裂和悖论扩散的恐惧,其核心协议从“观察与理解”逐渐扭曲为“控制与隔离”,最终演变成了执行“修剪”的冷酷机制。“回收程序”、“守护者阵列”都是其产物。
· 烙印六:最后的记录。 “起源”在坠入这片混沌前,记录到了建木那被剥离的核心悖论模块,并未完全消散,而是在这片混沌中……演化成了某种更加诡异、更加基础的存在形态……
数据传输到此,戛然而止。
“起源”探测器最后一点能量耗尽,表面的光芒彻底熄灭,变成了一具真正的、漂浮在混沌边缘的宇宙残骸。
喜欢考古学家在秦朝请大家收藏:(m.20xs.org)考古学家在秦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