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吸一口气,林溪抬起头,目光不再躲闪,声音虽然轻,却比开学时稳多了:“我……我会写比喻句,能把风写成‘带着哨子的信使’,把星星写成‘被打翻的糖罐里掉出来的碎糖’,还能把……把落叶写成‘树寄给大地的明信片’。”
教室里安静了两秒,随即响起稀疏的掌声,虽然不算热烈,却很真诚。林溪看见王老师点了点头,眼里带着笑意;苏晓晓举着她的小本子,上面画了个流泪的小人,旁边写着“太感动了”;而江翊,正低头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嘴角弯起浅浅的弧度,像被风吹起的涟漪。
走下台时,她的腿还在发软,心里却松了口气,像完成了件天大的事,连脚步都轻快了些。
“太棒了!”苏晓晓凑过来,声音里带着雀跃,“比我说学狗叫高级多了!你没看见陆知行那表情,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林溪忍不住笑了,刚想说话,就听见王老师喊“18号”。江翊站起身,校服拉链拉得整整齐齐,一直拉到领口,走到讲台前,身姿挺拔得像棵站在风里的树。
“我没什么特别的技能,”他的声音清晰地传遍教室,像水滴落在平静的湖面,“但我会解所有类型的物理题,谁有不会的,可以来问我,免费讲解,包教包会。”
全班先是安静,随即爆发出更响的掌声,比刚才热烈多了。陆知行吹了声口哨:“学委你太凡尔赛了!这技能能抵咱们全班的!我要是会这技能,物理就不用考倒数了!”
江翊没笑,目光在教室里转了一圈,像在清点人数,最后落在林溪身上,顿了顿,补充道:“另外,我觉得林溪的比喻句写得很好,比物理公式有趣,至少……不会让人头疼。”
林溪的脸颊瞬间烧了起来,像被阳光晒过的玻璃,连耳根都红透了。她赶紧低下头,假装整理笔记,却听见周围传来“哦——”的起哄声,苏晓晓更是用胳膊肘使劲撞她,眼睛里的八卦都快溢出来了,嘴巴动着“他肯定喜欢你”。
班会课结束后,林溪被王老师叫到办公室。夕阳透过百叶窗照进来,在地上投下细长的光斑,像铺了条金色的路,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茶香,是王老师常喝的茉莉花茶。
“林溪,”王老师翻开文件夹,里面是上次语文小组的反馈表,她的那张“太笨了”的表被放在最上面,旁边用红笔写着“有进步,继续加油”,“你是不是很怕在人前说话?”
林溪捏着衣角,点了点头,声音小得像叹息:“我……我一紧张就忘词,还会念错字,上次讲题把‘恻隐之心’念成了‘则隐之心’,自己都没发现。”
“我知道,”王老师递给她一杯温水,透明的玻璃杯壁上凝着水珠,“但你今天在台上说‘星星像碎糖’的时候,眼睛里有光,比任何时候都亮。”她翻到文件夹的最后一页,是张粉色的“校园文化节”报名表,上面印着“诗歌朗诵会”几个字,“下个月有个‘诗歌朗诵会’,在学校的大礼堂举行,我觉得你可以试试,不用拿奖,就当锻炼自己,把它当成……给全校同学分享你的比喻句。”
林溪看着报名表,指尖微微发颤。诗歌朗诵需要站在全校师生面前,大礼堂的舞台比班会课的讲台高多了,下面黑压压的全是人,想想都觉得腿软……
“我知道你害怕,”王老师的声音很温和,像在哄小孩,“但有些事,试过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你看江翊,他数学那么好,其实小学时连乘法表都背不全,考试总考倒数,也是练了很久才找到方法的。他现在还保留着当时的错题本呢,上面全是红叉。”
走出办公室时,林溪手里捏着那张报名表,纸边被攥得发皱,像朵蔫了的花。苏晓晓和江翊正站在走廊里,陆知行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地上散落着几张魔方的贴纸,红的、蓝的、黄的,像掉了一地的星星。
“王老师找你干嘛?”苏晓晓凑过来,眼睛像雷达似的瞟着她手里的表,“是不是要给你发‘最佳比喻句奖’?我这就去给你买奖状,小卖部有卖的,五毛钱一张。”
“不是,”林溪把报名表往身后藏了藏,耳朵有点热,“她让我……参加诗歌朗诵会。”
“太棒了!”苏晓晓跳起来,马尾辫差点甩到江翊脸上,“你声音那么好听,软软糯糯的,念诗肯定超有感觉!我帮你选诗,就选《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多适合你!”
林溪没说话,目光落在江翊身上,他正低头捡地上的魔方贴纸,手指修长,动作很轻,把红色的贴纸和蓝色的贴纸分开,像在分类整理。
“其实不难,”江翊突然开口,把捡好的贴纸递给苏晓晓,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手,苏晓晓“哎呀”一声跳开,说“学委大人的手好凉”,他才继续说,“我小学参加过奥数竞赛,上台前手心全是汗,握笔都握不住,后来发现,盯着台下的一盆花看,就不紧张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蝉鸣里的向阳处请大家收藏:(m.20xs.org)蝉鸣里的向阳处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