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春寒尚未褪尽,一场晚雪过后,校园里的积雪渐渐消融,空气里弥漫着清冽的水汽。江翊结束上午的实验,走出实验室时,风裹挟着凉意掠过脖颈,他下意识地拢了拢脖子上的深灰色羊绒围巾——这是林溪寄来的那条,厚实柔软,总能将寒意隔绝在外。
他抬手理了理围巾,指尖触到细腻的羊绒质地,心里泛起一丝暖意。走到实验室楼下的银杏树下,阳光透过光秃秃的枝桠洒下来,在雪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围巾的深灰色在白雪与暖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沉稳雅致,针脚细密的纹路在光线下清晰可见。
江翊拿出手机,对着围巾拍了一张特写。镜头聚焦在围巾的编织纹理上,背景虚化了白雪和蓝天,只留下围巾本身的质感与温度。他没有添加任何滤镜,照片却自带一种清冷而温暖的氛围感。
打开朋友圈,他犹豫了一下,最终没有配任何文字,只默默点击了发送。
此时的南方美院,林溪正在画室里修改参展作品《湖光春色》。手机震动时,她正专注地调和颜料,随手拿起手机扫了一眼,看到朋友圈的红点提示,点进去后,江翊的新动态赫然映入眼帘。
是那张围巾特写。
林溪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指尖划过屏幕,放大照片仔细看着。她一眼就认出,这是她寄给江翊的那条深灰色羊绒围巾——她记得围巾边角那处细微的编织纹路,是她当时特意挑选的款式。
照片里没有多余的元素,只有围巾本身,安静地铺陈在光影里,透着一股低调的温暖。江翊没有配任何文字,没有说明围巾是谁送的,也没有抒发任何感慨,却让林溪心里泛起一股复杂而温柔的情绪。
她想起寄围巾时的忐忑,想起江翊收到时的开心,想起他发的那些戴着围巾的照片,心里暖暖的。这条跨越千里的围巾,成了他们之间无声的纽带,承载着彼此的牵挂与关心。
“在看什么?”陆知行端着两杯热可可走进来,看到林溪盯着手机发呆,笑着走过去,“是不是江翊发了什么有趣的东西?”
林溪抬头,把手机递给她:“你看,江翊发了我寄给他的围巾,就一张特写,没说谁送的。”
陆知行接过手机,认真地看着照片,笑着说:“这条围巾确实好看,质感很好,也很适合他。他这是在偷偷炫耀呢,虽然没说谁送的,但肯定是想让大家看到。”
“是吗?”林溪有些不确定地说,“他平时很少发朋友圈,更别说这种只有物品特写的动态了。”
“当然是啦。”陆知行把热可可递给她,“你想啊,他要是不喜欢,怎么会特意拍照片发朋友圈?而且还拍得这么认真,肯定是很珍视这条围巾。”
林溪喝了一口热可可,暖意顺着喉咙蔓延开来。她觉得陆知行说得有道理,江翊的性格向来内敛,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条朋友圈,或许是他最含蓄的回应,也是最无声的牵挂。
她没有在朋友圈点赞或评论,只是默默把照片保存下来,放进了专门存放与江翊相关回忆的相册里。她知道,江翊发这条朋友圈,或许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关注,只是想以这种方式,让她知道,他一直戴着这条围巾,一直记得她的牵挂。
没过多久,林溪收到了江翊的微信消息:“今天北方又降温了,你的围巾很保暖。”
林溪看着消息,嘴角忍不住扬起笑容,回复道:“那就好,你出门一定要记得戴,别冻着了。南方已经暖和起来了,校园里的玉兰花都开了,拍给你看看。”
她拿起手机,走到画室窗边,对着外面盛开的玉兰花拍了几张照片,发送给江翊。照片里,洁白的玉兰花绽满枝头,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透着南方春日特有的温润。
江翊的回复很快:“很美,南方的春天来得真早。”他顿了顿,又发来一条,“实验室的同事都说你的围巾好看,问我在哪里买的,我没说。”
林溪看着“我没说”三个字,心里泛起一股淡淡的暖意。她能想象到江翊被同事追问时的样子,或许有些不好意思,或许有些骄傲,这种含蓄的珍视,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让她感动。
“没关系,你想说就说,不想说也没关系。”林溪回复道,“只要你喜欢,只要它能给你保暖就好。”
“很喜欢。”江翊的消息很简短,却带着十足的真诚,“谢谢你,溪溪。”
画室里的阳光依旧温暖,林溪放下手机,重新拿起画笔,心里却比之前更平静、更踏实。她知道,江翊的这条朋友圈,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她心里激起了层层涟漪,也让她更加明白,这份跨越山海的友谊,从未因为距离而变淡,反而在时光的沉淀中,变得愈发深厚、愈发珍贵。
江翊的朋友圈下方,渐渐有了一些点赞和评论。
高中同学苏晓晓评论道:“这条围巾好好看!在哪里买的?求链接!”
江翊的实验室同事评论:“江哥,这条围巾质感绝了,保暖效果怎么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蝉鸣里的向阳处请大家收藏:(m.20xs.org)蝉鸣里的向阳处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