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深秋带着清冽的风,全国青年美术展的征稿截止日期越来越近,画室里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林溪站在画架前,指尖捏着画笔,目光落在画布中央——那里,一幅名为《时光里的我们》的油画已初见雏形,而这次比赛的核心主题,正是“成长”。
最初接到征稿通知时,林溪一度陷入迷茫。“成长”太过宽泛,有人将它画成孩童到青年的蜕变,有人聚焦学业与事业的进阶,可她总觉得,真正的成长不该是单一的线性叙事。直到某个深夜,她翻看着手机里和陆知行的合照、与江翊的聊天记录,想起那些争吵、冷战、和解与坚定,忽然豁然开朗:成长从来不是独自前行,而是在爱与误解中学会包容,在迷茫与试探中学会坚定,在彼此扶持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她决定以自己的经历为蓝本,用画笔定格那些关于爱、友谊与自我觉醒的瞬间。
画布左侧,她画了少年时的自己。扎着马尾辫的女孩坐在教室靠窗的位置,手里握着铅笔,正对着斜后方的男生勾勒轮廓——那是高中时的江翊,侧脸在阳光下显得干净利落,画纸上的线条青涩却认真。背景里,课桌上堆着厚厚的书本,窗外的梧桐叶正绿得发亮,空气中弥漫着青春的纯粹与懵懂。这是她成长的起点,有纯粹的友谊,有对梦想的最初向往。
画布中央,是最复杂也最动人的部分。她画了画室里的场景:成年后的自己站在画架前,眼神专注而坚定,画笔正在画布上涂抹;陆知行坐在角落的折叠椅上,手里捧着一本书,目光却越过书页,落在她身上,眼里满是温柔与宠溺。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在两人身上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而在这层光晕之下,隐约能看到几道浅浅的阴影——那是曾经的争吵与冷战,是误会与不安,却被如今的温暖与信任轻轻覆盖。林溪特意用了暖色调的颜料,让画面既带着过往的痕迹,又充满了当下的治愈。
画布右侧,是她对未来的期许。画中的自己站在美术馆的展厅里,身边站着陆知行,两人并肩看着墙上的画作,脸上都带着笑容。远处,江翊正和他们挥手致意,身边站着一位温柔的女孩。背景里,美术馆的落地窗外,阳光明媚,天空湛蓝,象征着历经风雨后的豁然开朗与圆满。这部分的色彩更加明亮通透,寓意着成长后的通透与坚定。
为了让画面更有层次感,林溪在细节上下了不少功夫。她在少年时的画纸上,偷偷画了一个小小的爱心,那是当时未说出口的懵懂好感;她在陆知行手边画了一杯温热的奶茶,杯身上印着她最喜欢的珍珠图案,那是他们和解的见证;她在江翊的口袋里画了一条小小的围巾,那是她曾经寄给他的礼物,象征着不变的友谊。
创作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好几次,她对着画布中央的阴影部分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用画笔表现曾经的矛盾与不安。陆知行看出了她的困扰,没有多问,只是默默陪在她身边,给她泡咖啡、削铅笔,在她疲惫时轻轻拥抱她:“别急,跟着自己的心意画就好。你的成长里有我,我一直都在。”
正是这份陪伴,给了林溪无穷的力量。她想起冷战时的煎熬,想起和解时的泪水,想起认清心意后的坚定,笔尖渐渐流畅起来。她用深浅不一的色彩表现矛盾的张力,用柔和的笔触勾勒信任的轮廓,让那些曾经的伤痛,都成为如今幸福的铺垫。
比赛提交作品的前一天,林溪熬夜完成了最后的细节。她在画布的角落,用细小的字体写下:“成长是一场跌跌撞撞的旅行,有友谊的陪伴,有爱情的滋养,有误解后的清醒,有坚定后的前行。感谢生命里出现的每一个人,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提交作品后,林溪反而平静了下来。她知道,无论结果如何,这幅画都已经是她对“成长”最好的诠释,是她内心最真实的表达。
等待结果的日子里,陆知行依旧每周来看她,只是不再提比赛的事情,怕给她压力。江翊也发来消息,鼓励她:“你的画里有温度,一定能打动评委。无论结果如何,你都已经成长为很棒的画家了。”
半个月后,比赛结果公布的那天,林溪正在画室里修改另一幅作品。手机震动时,她甚至没有立刻去看。直到陆知行气喘吁吁地冲进画室,手里拿着手机,脸上满是激动的笑容:“溪溪!你获奖了!全国二等奖!”
林溪愣了一下,接过手机,看到官方公布的获奖名单里,赫然写着她的名字和作品《时光里的我们》。评委的评语是:“作品以个人经历为蓝本,用细腻的笔触和温暖的色彩,诠释了成长的多重维度——友谊、爱情、误解、和解,既有个人的情感共鸣,又有普遍的人生思考,画面富有温度与力量,是一幅难得的佳作。”
看到评语的那一刻,林溪的眼眶瞬间红了。她不是因为获奖而激动,而是因为自己的心声被听懂了。那些关于爱与友谊、误解与成长的故事,终于通过画笔,传递给了更多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蝉鸣里的向阳处》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蝉鸣里的向阳处请大家收藏:(m.20xs.org)蝉鸣里的向阳处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