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绣娘接手后,情况截然不同。她带着两个手巧的女户,用韧性极好的苎麻丝和染成深紫、靛蓝色的草藤,编出了小巧玲珑、带有细密花纹的网兜。每一斤干粉条,都被精心盘绕,然后装入这精致的网兜中,口子用一枚削磨光滑的小木签别住,上面甚至刻了一个极简的、代表“女户”的缠绕藤蔓图案。
同样的粉条,经过这般包装,瞬间显得精致贵重起来,仿佛不是乡野土产,而是城里铺子的货色。快嘴刘再拿去济世堂,价格愣是又往上提了三成!掌柜的还啧啧称奇,说州府来的曹先生若再见着,必定更加青睐。
其次是草编业务。以前只是编些粗糙的筐篓自用或换点小钱。如今,柳绣娘开始有意识地设计款式。她编出的提篮,有的小巧玲珑,可做针线筐;有的宽大结实,适合采摘;甚至还有些极其精巧的、点缀着野花或染色草叶的装饰性小篮,虽然暂时不知销路,却极大地锻炼了女工们的技巧。
她还尝试将草编与淀粉产业结合,编织了一种双层细密、中间夹着干燥苔藓的“保鲜篮”,用来盛放需要保持湿润的鲜淀粉或易碎的物品,效果奇佳。
赵小满甚至将一部分“金窝银筐”的销售权也交给了她,让她根据快嘴刘反馈的市场需求,调整编织的样式和数量。柳绣娘枯槁的脸上,渐渐有了专注的光彩,那双曾经死寂的杏眼,在审视丝线、设计图样时,会迸发出惊人的灵动的光芒。她的巧手,正在将平凡的草藤,一点点编织成真正的“金子”。
**铁三角的成型**
张寡妇的“武”,王嫂子的“稳”,柳绣娘的“巧”,再加上孙巧儿的“数”和快嘴刘的“商”,以及赵小满那深不可测的“核”,一个粗糙却高效运转的“女户联盟”管理层,已然成型。
她们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张寡妇需要增加巡逻班次,会向王嫂子申请更多的口粮和火把;王嫂子调配物资,离不开孙巧儿的账目清晰;柳绣娘需要新的编织材料,会通过快嘴刘向外采购;而快嘴刘在外听到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第一时间反馈给张寡妇和赵小满。
这种分工带来的不仅是效率,更是一种尊严。每个人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不再是依附于谁,而是成为整个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她们挺直了腰杆,因为知道自己的劳动有价值,被需要。
荆棘壁垒之内,秩序井然,生机勃勃。红薯的藤蔓在沃土上蔓延,粉条在阳光下晾晒出晶莹的光泽,巧手编织出的精美器物堆积在柳绣娘的工坊里。而壁垒之外,张寡妇锐利的目光和加固的工事,如同沉默的警告。
各司其职,铁壁初成。
这小小的女性王国,在风雨欲来的前夜,以一种惊人的韧性,将自己锻造得愈发坚实。她们或许尚未意识到,她们正在进行的,是一场无声的革命。
喜欢荒村辣媳请大家收藏:(m.20xs.org)荒村辣媳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