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宫宴的才艺比拼已近尾声,太和殿前的月光愈发清亮,丝竹声渐渐停歇,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林薇薇身上 —— 此前丽嫔献舞、贤妃弹琵琶、柳如烟吟诗,连朝臣眷属都展了书画技艺,唯有她自始至终安静坐着,未曾展露任何才艺,难免让人心生好奇。
“姜妹妹,大家都亮了本事,你也别藏着啦。” 丽嫔笑着开口,语气带着几分善意的调侃,“听闻妹妹厨艺精湛,若是不愿舞乐,不如说说新点心的做法,也算给咱们涨涨见识。”
席间众人纷纷附和,连太后也笑着点头:“是啊薇薇,不用拘谨,哪怕是随口唱支小曲儿,也是份心意。”
林薇薇握着酒杯的指尖微微收紧,心里有些犯难 —— 她自幼在现代长大,既不会传统的琴棋书画,也不擅长歌舞,唯一拿得出手的 “才艺”,便是那些融入现代元素的点心,可在这宫宴之上,总不能当场揉面做点心。
正当她犹豫时,轩辕昭悄悄碰了碰她的手背,低声说:“别紧张,哪怕只是说几句话,朕也觉得好。” 他的心声带着鼓励:“不管她做什么,在朕眼里都是最好的,就算不展示才艺,也没人敢说什么。”
这份信任让林薇薇定了定神,突然想起自己曾改编过的一首现代民谣 —— 那首歌旋律舒缓,歌词简单却充满烟火气,若是配上古代的丝竹乐器,或许能成为一份独特的 “才艺”。她深吸一口气,起身走到场中,躬身行礼:“臣妾不善歌舞琴棋,唯有一首家乡小调,想唱给陛下和太后听,若是唱得不好,还请大家多担待。”
这话一出,席间顿时安静下来,连柳如烟都坐直了身子,眼底满是等着看笑话的期待 —— 在她看来,一个江南庶女,能会什么像样的 “家乡小调”,定是粗鄙难听的乡野曲子。
林薇薇没有在意众人的目光,对乐师轻声说:“烦请师傅们用笛、琴伴奏,节奏慢些就好。” 乐师们虽有些疑惑,却还是按照她的要求,调试起乐器。
随着第一声清脆的笛音响起,林薇薇缓缓开口,声音轻柔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月照庭前桂树影,风拂阶上落花生。阿娘煮茶唤儿归,灯火可亲话平生……’”
这是她改编后的《归家谣》,原本的现代歌词被替换成贴合古代生活的场景,旋律却保留了民谣特有的舒缓悠扬。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复杂的唱腔,只是简单地描绘着寻常人家的中秋夜 —— 月光、桂树、煮茶的母亲、温暖的灯火,却像一幅生动的水墨画,缓缓铺展在众人眼前。
乐师们起初还有些生疏,渐渐被旋律带动,琴音与笛音愈发和谐,与林薇薇的歌声融为一体。席间众人都屏住了呼吸,原本想调侃的人忘了开口,连柳如烟脸上的嘲讽也僵住了 —— 他们从未听过这样的曲子,没有宫廷乐曲的雍容华贵,却满是烟火气的温暖,像一股清泉,淌过每个人的心底。
轩辕昭坐在席上,目光紧紧锁在林薇薇身上,眼神里满是惊喜与动容。他清晰听到自己心底的声音:“从未听过这么好听的歌!她总能给朕带来惊喜,这样温暖的曲子,比任何华丽的歌舞都更让朕心动 —— 这才是朕的薇薇,独一无二,无可替代。” 他握着酒杯的手微微收紧,只觉得此刻的月光、歌声与眼前人,构成了世间最美好的画面。
林薇薇继续唱着,声音渐渐拔高,却依旧保持着柔和的质感:“‘岁岁中秋月相似,年年归人心不同。唯愿此生长相伴,莫教相思隔山重……’” 歌词里的 “长相伴”“莫相思”,像极了她对轩辕昭的心意,也像极了此刻宫宴上的团圆氛围。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场中依旧一片寂静,连丝竹声都停了许久。直到太后率先鼓起掌,笑着说:“好!唱得好!这曲子虽简单,却比任何歌舞都更动人,哀家听着,都想起年轻时在家乡过中秋的日子了。”
太后的称赞像打开了闸门,席间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连朝臣们都纷纷点头称赞:“姜常在这首曲子,真是别具一格,听着让人心里暖暖的!”“是啊,比起那些刻意雕琢的才艺,这样的小调更显真情实感!”
丽嫔走上前,拉着林薇薇的手,语气带着几分羡慕:“妹妹这曲子太好听了,往后定要教我唱!” 贤妃也笑着附和:“确实难得,这才是中秋该有的味道 —— 温暖、团圆。”
林薇薇脸颊微红,连忙躬身道谢:“多谢太后和各位姐姐谬赞,臣妾只是唱了首家乡小调,实在当不起这么多称赞。” 她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角落的柳如烟,只见对方脸色铁青,握着茶杯的手因用力而指节泛白,显然是被她的 “才艺” 气得不轻。
轩辕昭站起身,走到林薇薇身边,自然地将手搭在她的肩上,语气带着几分骄傲:“朕说过,薇薇总有让人惊喜的本事。这首曲子,是今日中秋最好的礼物 —— 李德全,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读心术:听见陛下吐槽后我躺赢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读心术:听见陛下吐槽后我躺赢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