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林婉婷描述“未来心智探索联盟”时,王哲的超感能力再次被触发。他仿佛“看”到,林婉婷和“深空科技”并非一个孤立的点,而是一个庞大、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的枢纽。无数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节点(其他顶尖团队、研究机构)通过无形的纽带与之连接,交换着能量与信息。林婉婷对“瞬忆”的邀请,就像是这个网络向它们发出的一道温和而坚定的引力波。加入,意味着将融入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网络,但也意味着要遵循这个生态的某种内在运行法则。这种感知,让他对“独立运营”的承诺有了更深层次、也更复杂的理解。
林婉婷的这封“正式邀请函”,不再仅仅是一份商业合作文件,它更像一张通往一片更广阔、也更未知的“新大陆”的船票。这张船票承诺了丰富的补给(资源)和先进的航海图(视野),但航向的最终决定权,以及在这片新大陆上是将成为开拓者还是被融入某个帝国,却需要航行者在欢呼之前,进行最审慎的评估。
· 技术视角(王哲/张涛): 渴望获得顶级资源和同道中人的认可,担忧技术路线被潜移默化地同化或导向特定生态。
· 商业视角(李壮): 看重“深空”品牌背书和全球资源的杠杆效应,警惕合作模式过于理想化,市场落地节奏可能偏慢。
· 法务/风险视角(苏小蕊): 欣赏对技术独立性的承诺和非捆绑投入,需要极其仔细地审阅“战略合伙人”协议中关于知识产权共有、生态内竞争禁止等细节条款。
· 行业视角: 若“瞬忆”接受邀请,将被视为加入了“深空系”,会获得该生态的支持,也可能天然地站在其他竞争生态的对立面。
· 个人成长视角: 这是团队面临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路径选择,是选择相对单纯但受限制的资本之路,还是选择更宏大但也更复杂的生态融合之路。
在返回的车上,王哲望着窗外流逝的街景,喃喃道:“《庄子·逍遥游》有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我们之前可能只是池中之鱼,想着如何跳得更高。而林婉婷……她指给我们看的,是那片可以化鹏翱翔的北冥之海。”这个比喻,精准地道出了这次邀请带给他的关于格局与视野的巨大冲击。
“这条路,”王哲打破了沉默,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与兴奋交织的震颤,“看起来更广阔,但也可能更……危险。”
没有欢呼,没有立即的争论。每个人都陷入了更深的沉思。他们面前仿佛出现了两条清晰分岔的道路:一条是资本铺就的、目标明确的快速航道;另一条则是林婉婷指引的、通往星辰大海的未知征途。这个选择,比单纯的估值高低,要艰难得多,也意义深远得多。实验室的灯光下,四个年轻人的身影被拉长,投射在墙上,仿佛正在与一个即将影响他们一生的重大命题进行着无声的搏斗。
喜欢超感应用请大家收藏:(m.20xs.org)超感应用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