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张涛阐述时,王哲闭上眼,全力发动了他的超感能力。他不再“看”代码或架构,而是尝试去“理解”张涛提出的这个抽象概念本身。在他的感知中,旧有的“记忆快照”模式,像一个结构精美但边界清晰的硬质晶体;而张涛描述的“活记忆”模型,则如同一团不断流动、变形、闪烁着无限内部结构的复杂光云,其潜力与复杂性都呈指数级增长。他能“感觉”到,将这个“光云”概念转化为现实,路径极其艰难且布满迷雾,但方向本身,却散发着一种近乎真理的、强大的吸引力。这种通感,让他对张涛狂想的“可能性”有了超越理性分析的直觉确认。
张涛的狂想,就像是为团队打开了一本通往未知领域的“魔法书” 。之前的技术迭代,如同在已有的地图上修补和拓展;而这次,他们仿佛瞥见了地图之外一片广袤的、标注着“活记忆模拟”的新大陆。这片大陆蕴藏着无尽的财富(技术垄断性),也充满了未知的危险(技术风险、伦理困境)。是否要扬帆远航,成为了摆在团队面前最重大、最残酷的战略抉择。
· 技术颠覆角度: 若成功,将从本质上超越所有现有记忆辅助技术,建立极高的技术壁垒与行业定义权。
· 商业价值角度: “活记忆”的应用场景将呈爆炸式增长,从教育、医疗到司法、娱乐,想象空间无限。
· 研发风险角度: 这是一个探索性极强、失败概率极高的“登月计划”,可能耗尽团队现有资源却一无所获。
· 伦理与法律角度: 触及“记忆隐私”、“意识边界”等敏感领域,可能引发巨大的社会争议与监管风险。
· 团队能力角度: 对团队的学习能力、跨学科整合能力、以及承受长期不确定性压力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极限挑战。
在激烈的争论中,王哲缓缓开口,引用了《庄子·秋水》中的名句:“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他目光扫过众人,“我们之前,或许就是那‘井蛙’与‘夏虫’,被现有的技术范式所束缚。张涛的狂想,为我们指给了通往‘海’与‘冰’的方向。风险巨大,但……值得敬畏,也值得探索。”
实验室里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白板上那张代表着“新大陆”的架构图,散发着诱人而危险的气息。
“这……这需要我们投入一切。”李壮的声音干涩。
“也可能毁掉我们现有的一切。”苏小蕊冷静地补充。
张涛像个等待审判的孩子,紧张地看着王哲。
王哲的目光再次掠过那纷繁复杂的图示,最终定格在伙伴们脸上,他的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们不需要现在就决定是否登陆。但我们必须立刻组织资源,启动一个小型的、高度机密的‘前沿探索项目’,由张涛主导,对这条路径进行快速的技术可行性验证。”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在真正的风暴来临前,我们需要先知道,我们手中握着的,究竟是一张通往未来的船票,还是一张引人走向深渊的海图。在此之前,对此事,绝对保密。”
新的征途,或许就在这个胖子的狂想中,悄然拉开了序幕。而他们都明白,这条路,要么带领“瞬忆”登上无人企及的巅峰,要么将其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喜欢超感应用请大家收藏:(m.20xs.org)超感应用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