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
程毅开始了他为期一个月的郧阳执政。
这个期间,郧阳府内很多运行问题,都被程毅摘出来,然后一一解决了。
地方生产队也迎来新变化。
主官为队长,佐官有会计与保长。
没错,程毅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将生产队内的部分兵权拆出来,拿出一半交给保长。
而会计与保长都不是谁都能担任的。
首先是会计,这个位置必须在学校进修过的,并且考取了“会计证”的人,才能担任的职位。
而且年纪程毅一上来就是十三岁,基本上就是卡着古代最低的成年年纪来的。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程毅这边缺人。
管你是不是神童,反正先捞来用,将整个体系运转下去。
然后保长就是前线退役的稽勋官。
没错,就是稽勋官。
程毅并没有资本养着所有稽勋官,所以也需要根据他们的身体情况、思想教育、个人能力进行筛选。
保长就是专门留给稽勋官的保留位置。
当然这么一搞,地方生产就三分了。
不过他这么弄,还是引起了不少“文官”的反弹。
“大帅,您到处造官,此举,与蒙元何异?”
程毅见到第一个反对声音,叫做张成玉。
张成玉,前沔阳县丞,因为当初陈友谅做小吏后造反,第一战打的就是沔阳,他因为是汉人,被推到前台背了锅,因此丢了官位,被迫带着家人返回襄阳老家当儒户。
然后就被隔壁孟海马卖来了。
他是个熟悉职官事的人,因此被奚争渡征召。
至正十一年十月入郧乡县户房做吏目,十二月升郧乡县户房主簿。
至正十二年正月,程毅大规模调动与升赏,他因此升为郧阳府户局参事,就是户局通判的二把手。
然后他在程毅的指挥下,高压干到了四月,春耕还未结束,他就忍不了了。
元朝搞出了民少相公多的情况,已经让他意识到大元朝的崩塌随时可能到来。
这才做足了准备,投入了程毅的麾下。
希望能解决如今的世道。
结果转过头,程毅又搞出来了这玩意儿,这是干啥?
你是新生政治实体,是代表未来的希望,然后你还没发展起来,就腐朽了?
张成玉都有点恍惚,好担心自己投错了人。
不过,对于他提问与劝谏,程毅只是翻了翻,然后放下说:“我不搞元朝的官吏分化。”
“???”
张成玉瞪大了眼睛看着程毅:“这……”
“没错,如你所想。”程毅笑了起来,“官吏一体当差,官吏一体纳粮,官吏一体升贬。这是我这边的趋势。未来也是。
吏是为官前必须得缓解。
科举咱也会搞,但不是当官的正途,当官正途永远是从吏员开始。
所以,以后的官吏配额,是学校、科举、退伍各三成,一成留给拔擢与恩赏。”
程毅直接说了方案。
“可是,这对寒窗苦读的人,岂不是不公平?”
“儒户都被养废了,如今变化成什么样的怪物?”程毅幽幽的说,“我就是儒户出身,我难道还不知道儒户的情况?”
“……”
张成玉张了张嘴,一时间还真找不到反驳的地方。
程毅自己就是儒户出身。
元末的民少相公多,就是说的是儒户。
儒户有田有地,啥事都不干,就能通过读书考试。
然后读书考试过了,后代就是新的儒户,并且这儒户还能有一定的免税资格。
元朝断科举取士,没有明面上民族矛盾那么简单,而是一场深思熟虑的对经济话语权被攫取的反击。
程毅的家族,那些身穿华服的同辈兄弟,有一个算一个,全是他娘的秀才。
而程毅这个家主,则是一个举人。
而如今坐上程氏家主位置的程毅叔伯,他如今是程氏的举人老爷了。
看明白了吧。
儒户——垄断了科举,以及科举资格。
元朝的科举已经不能筛选普通百姓了。
所以脱脱就借口汉人罹乱,直接取消了。
说白了,就是打击汉人地主在朝中的话语权。
尤其是随着如今全世界蒙古各个部族动荡,元朝控制不住地方了,对于东南经济的依赖越发的大。
尤其是今年,从二月开始,元朝为了解决漕粮问题,大量派兵攻打刘福通,但一时间没有结果后,元朝皇帝妥欢帖木儿立刻下令整顿海河,然后派人走海路去浙江,招安了方国珍,给他浙江平章政事的官位,然后才换来了四月的一大笔海上漕粮运抵天津,走海河入大都供养整个蒙元高层。
这种经济命脉被操纵的恐惧,只会进一步加深元朝高层的老爷们,对东南地主们的厌恶。
程毅虽然坐镇郧阳,但从去年就开始折腾商队了,他的人也散出去探寻消息了。
所以他也渐渐摸清楚了情况。
因此看向张成玉的时候,他幽幽的说:“你放心,我治下,容得下足够多的英才。至于地主们,有好有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请大家收藏:(m.20xs.org)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