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毅现在日程安排得满满的。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心中那簇火光,让他实在不想看着汉家江山继续重蹈覆辙了。
所以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不能选择过去的方案,哪怕是朱元璋选定的儒学同化手段,也必须放弃。
那么想要快速同化这些外来族群,除了屠戮之外,最好的手段就是引导婚配。
并不是强制配对那么简单,而是对外来族群的父本、母本,进行区隔整顿。
首先是父本。
不能全杀了。
因为这是劳动力,杀了实在可惜,那么想要解决他们的生存繁衍问题,最简单的方案就是——将他们变成“新土司”。
这里的土司,并不是安排他们呆在汉人数量最多的土地,而是将他们放在少民聚居区。
如此一来,这些外来父本,就必须倚仗朝廷与他,才能与本地的土民与土司对抗。
并且,在婚配上,不准他们就地迎娶本地母系,而是婚配地主的女儿。
反正地主阶级基本被他干死了,留着这些女儿,说不定哪天就出现美女诱惑了本土的汉人。到时候打起来,死的就是汉人实在可惜,但要是他们引导这些“新土司”造反,那太好了。
直接发兵,从上到下,全部解决。
师出有名!吊民伐罪!谁都说不出个反对来。
然后就是母本,直接发汉人平民为妻,现在的男光棍太多了,实在是这些年江汉、河洛地区多灾多难,老弱病残死得太多了。
女人也是第一时间被消耗掉的。
所以也不管这些外来的女人什么模样了,能生育,能恢复本地人口基数,才是最大的道理。
如此,程毅决定重启秦汉的登记婚制度,并且全面打击收继婚、走婚、鸭夫、入赘等劣俗。
直接确定了登记婚为官方法定婚俗,没有进行登记婚的男女,一律视为通奸,男发配边塞充为养马人,女发官媒嫁给鳏夫续弦。
“章程就这些,各地的户房开辟出单独的办事窗口,专门负责婚书、婚契、婚证的统合,然后严格制定验传。”
程毅将验传体系拿出来了。
所谓验传,与身份证差不多,当然一般情况下,只有出乡进城才有用。
这是一个精密复杂的体系,也只有秦汉这样的朝代才能玩得转。
不过与程毅来说,他搞出验传,除了加强内部的人员流动规范之外,另外一个最大的作用就是——赚钱。
没错,验传是可以拿来赚钱的。
比如,暂住证体系。
程毅打算取缔进城税,那么如何解决进出城门的税赋问题,还有钞关的分配问题,那么验传之中的过路留印,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一般情况下,一个验传在城内留驻可以进三日驻留。
那么三日之后,如何解决驻留问题?
简单,买本县的验传邮票与用印。
他们需要买本地的邮票,然后拿到户籍衙门去用印签押时间,若是城市内的户籍衙门不接这活,程毅倒是不介意将这活交给邮驿系统。
至于定价与规格,这个就简单了,你们县要是暂住留印的费用贵,那么等这批商人走后,谁会来给你们做买卖?
而且验传邮票的价格要是贵了,邮驿系统能第一时间知道始末,上报到程毅这里,程毅也能从这里头进行数据推测,看看谁贪、谁坏,到时候钦差大兵下来一查,谁能跑得了?
最重要的就是,验传邮票与驿站绑定,只要是绑定到驿站,就能确保本地对驿道畅通的维护,牵扯了物流、交通、税收的方方面面,只怕没几个人敢使坏。
程毅很快拟定了章程,开始全面更迭赋税的问题。
这算是变相对商人的征税……
不过,对商人的征税还没完。
程毅想了想,又拿出了新的本子,写了起来。
学校,是承担教化的重任。
想要解决教育的问题,朝廷能给的钱更多是政策向的支援,而本地的教育水平与质量还是取决于本地的经济情况。
那么富的多出,穷的少出,尽可能均衡教育经费的安置。
前十年,学校的经费要花在夜校与扫盲。
所以正经学校,必须掐尖。
然后将教师尽可能安排在扫盲之中。
教学的内容、书籍的费用……
程毅越写越多,同时算账的心也越来越凝重。
他很清楚,照着他现在的计算方案,就算打下整个元朝,都供不起五百万学生的花销。
所以他写到这里,就停笔闭目。
“学校暂时沿用年初确定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先把《通行字》、《拼音》、《初等数学》这三个搞出来。
至于科目,按照课纲的方向:语文、数学、历法、律令、医学,这五个科目进行设置。
语文涵盖古今名言、诗词歌赋、历史典故。
数学涵盖加减乘除、代数几何、物理化学。
历法涵盖节气农时、天文地理、占卜祭祀。
律令涵盖本朝律令、古代判例、吏事资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请大家收藏:(m.20xs.org)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