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旬的海南文昌,空气中弥漫着咸腥的海风与一种无形的、近乎凝滞的紧张。巨大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宛如一枚蓄势待发的银色利箭,静静地矗立在发射塔架的怀抱中,在探照灯的强光下反射着冷冽的金属光泽。它即将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关键的空间实验舱,更是无数航天人夜以继日的心血,和一个民族对星辰大海更进一步的渴望。发射窗口日益临近,整个发射中心笼罩在一种高度专注、屏息凝神的氛围里。
然而,在距离发射中心千里之外的京城,李家的清晨却被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笼罩。餐桌上,刚烤好的面包散发着麦香,热牛奶氤氲着白汽。十二岁的李天枢却没有像往常一样迫不及待地拿起食物。他握着温热的牛奶杯,小脸有些苍白,那双总是映着星辰般光芒的眼睛,此刻却显得有些失焦,瞳孔深处仿佛倒映着一些常人无法看见的、纠缠不清的丝线。
“爸爸…”李天枢的声音带着一种梦呓般的恍惚,他轻轻放下杯子,陶瓷杯底与木质桌面碰撞发出轻微的“嗒”声,在这安静的早晨显得格外清晰。他抬起头,望向坐在主位、正翻看发射简报的李玄策,眉头微微蹙着,仿佛在努力分辨脑海中的景象,“火箭…那个大火箭的‘光’…好奇怪。”
李玄策立刻放下手中的文件,深邃的目光投向儿子。他太熟悉儿子这种状态了,那是一种超越常理的预警信号。“天枢,告诉爸爸,你‘看’到了什么?”他的声音低沉而稳定,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仿佛在引导迷途的旅人。
李天枢伸出纤细的手指,在空中无意识地描摹着,眼神依旧有些迷离:“它的‘光’,本来很亮很亮的,像…像一颗小太阳。可是…可是现在,它的‘光’…被一些‘灰丝’缠住了。”他努力地组织着语言,试图将感知到的抽象能量场具象化,“细细的,灰蒙蒙的…像蜘蛛网,又像…像很脏的烟雾…就缠在它下面…那个装‘火’的地方…好多‘火’的地方…”他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肚子下方,显然指的是火箭的燃料储存区。“那些‘灰丝’…好细好细,可是它们…它们在让‘光’变暗,让‘火’…变得不那么‘顺’了…好像…好像有什么东西卡住了…”
几乎是同时,李玄策放在桌上的加密通讯器发出了低沉的蜂鸣。屏幕亮起,是“伏羲”防灾减灾智慧平台(由李念墨主导开发)的紧急警报提示。一条信息简洁却触目惊心:
> “监测到文昌发射场周边,坐标XXX.XXX区域,出现极其微弱、非自然规律性之低频地磁扰动。扰动模式与数据库内‘异常能量场残留特征(A级加密档案:梦境关联)’吻合度达87.3%。建议:立即核查。”
“梦境关联”这四个字,在李玄策心头重重一敲。这正是李天枢过去预警某些特殊事件时,其梦境能量残留被“伏羲”平台捕捉并记录下的特征标签!儿子的直觉感知与“伏羲”平台的科学监测,在这一刻形成了惊人的交叉印证!
李玄策的眼神瞬间变得如寒潭般幽深冷冽。他表面上不动声色,甚至拿起餐巾轻轻擦了擦嘴角,仿佛只是处理一件寻常公务。但餐桌下的手,已在加密通讯器上飞快地输入了一串极其复杂的指令和一个尘封已久的代号——“风语者”。
“念墨,”他转向刚刚走进餐厅、还带着晨露般清新气息的女儿,声音平稳却不容置疑,“立刻接入‘伏羲’平台最高权限,调取文昌发射场,特别是燃料储存、加注区域过去72小时内所有监控录像、传感器数据流、红外成像、声波频谱记录,一切!建立动态模型,寻找任何物理层面的异常点,哪怕是最微小的参数漂移!目标区域:燃料储存核心区!”
李念墨瞬间领会了事态的严重性。她没有丝毫犹豫,甚至来不及坐下,立刻从随身的包里拿出超薄加密平板,手指如飞般操作起来,眼神锐利如鹰:“明白!正在接入…建立模型…重点扫描燃料储罐压力阀、输送管道接口、加注阀门密封系统…启动‘谛听’微异常识别算法。”她的指尖在屏幕上划出蓝色的数据流轨迹,神情专注得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眼前的任务。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李玄策端坐如山,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古老的《道德经》开篇韵律:“道可道,非常道…” 方清墨担忧地看了看儿子略显苍白的小脸,又望了望丈夫深不可测的侧影,默默地将一杯温水推到李天枢面前。
约莫半小时后,一辆没有任何标识的黑色越野车无声地驶入李玄策所在院落的特殊通道。车上下来一个身影。他穿着普通的深灰色夹克,身形瘦削,面容平凡得丢进人海便再也寻不见,唯有一双眼睛,异常地明亮、清澈,仿佛能洞穿世间一切虚妄。他便是“风语者”——原国家灵异事务局最顶尖的能量感知专家,代号“听风”。他极少露面,如同影子般守护在那些常人无法理解的领域边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金兰厌胜劫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