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该怎么办?” 李念墨忍不住轻声问道,年轻的脸庞上带着求知的渴望。
李玄策的目光转向女儿,带着鼓励:“伐谋,伐交。我们要用更柔韧、更深远、更能触及人心深处的方法。” 他拿起桌上的茶杯,轻轻呷了一口温热的茶水,动作从容不迫。“我将其命名为‘归鸿计划’。核心,在于三个字:情、义、势。”
“情?” 方清墨若有所思地重复道。
“对,情。” 李玄策点头,“血脉亲情,故土乡情,文化认同之情。这是最深沉、最难以割舍的纽带。就像鸿雁南飞,终有北归之心,那是刻在骨子里的眷恋。” 他看向李长庚,眼神中充满信任与托付,“爸,这份‘情’的沟通,非您莫属。您与他们同是海外归来的顶尖学者,经历过同样的漂泊与思乡,更能感同身受。请您以‘老朋友’、‘老学长’的身份,与他们坦诚交流,分享您归国后的真实感受,分享您看到的国家在科技投入、科研环境改善上的决心与行动。特别是,” 他加重了语气,“分享那份‘落叶归根’、‘为桑梓尽一份力’的赤子情怀。现身说法,远胜千言万语的说教。”
李长庚眼中精光一闪,那抹忧虑被一种被理解、被赋予重任的激动所取代,他挺直了背脊,郑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了!以情动人,以心换心。这个任务,我责无旁贷!”
“那‘义’呢?” 李念墨追问。
“‘义’,是道义,是责任,是担当。” 李玄策解释道,“要让他们看到,他们的回归,不仅仅是为了更好的待遇或环境,更是为了一个更大的‘义’——参与到一个伟大民族复兴的进程中,用自己的智慧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如疾病、能源、环境)贡献力量。这比个人的得失更具崇高感和使命感。爸,您在交流中,也要着重强调这一点,激发他们心中那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天下为公的胸襟。”
“好!” 李长庚的回答简短有力。
“最后是‘势’。” 李玄策的目光转向李念墨,带着期许,“‘势’,是潮流,是趋势,是国内蓬勃发展的活力和无限可能的未来。这需要展现给他们看,特别是展现给那些还在犹豫、对国内情况了解不够深入的年轻一代顶尖人才看。念墨,” 他温和地叫着女儿的名字,“这个‘势’的展示,尤其是展现我们科技前沿的活力、青年一代的蓬勃朝气、以及整个社会对创新创造的尊重与渴求,就交给你了。用你的方式,用年轻人的语言,用最直观、最具感染力的形式。”
李念墨的眼睛亮了起来,如同被点燃的星辰:“爸爸,我懂了!我可以组织线上线下的前沿科技沙龙,邀请国内最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分享;可以制作高质量的vlog,展示我们顶尖实验室的真实工作环境和氛围;甚至可以邀请他们‘云参观’国内重大科技项目!让他们看到,这里不是暮气沉沉,而是充满梦想和干劲的热土!”
“正是如此!” 李玄策赞许地颔首,“‘势’的青春版,由你来呈现,最有说服力。同时,” 他补充道,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光芒,“我们要善用‘伐交’。官方渠道受阻,我们就走民间路径。各地的华人华侨联谊会、高校海外校友会、甚至是一些历史悠久、信誉卓着的民间文化团体和商业协会,都是我们可以借重的桥梁。通过他们,组织一些非正式的‘恳亲会’、‘文化交流茶叙’、‘产业合作前景探讨会’,润物细无声地搭建沟通平台,传递善意和信息,消除误解和顾虑。”
方清墨一直安静地听着,此刻也忍不住点头,补充道:“玄策这个思路非常系统。而且,我们确实有底气。国内在科技伦理方面的重视程度和制度建设,这几年进步非常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和使用也更加透明规范,这些具体的数据和案例,我这边可以整理出来,作为‘情’与‘势’的有力支撑。”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吃饭、仿佛置身事外的小天枢,忽然抬起了头。他放下勺子,小小的眉头微微蹙起,像在努力捕捉着什么飘渺的信息。他清澈无垢的目光越过桌上的菜肴,投向虚空中的某一点,带着一丝孩童特有的困惑,用稚嫩却异常清晰的嗓音说道:
“爸爸……刚才……有个戴眼镜的伯伯,在梦里……站在湖边,好大的湖,水好凉……他好像……很犹豫,不知道要不要过桥……桥那边,有棵好大好大的老槐树,树下……树下好像坐着一个人,在拉……拉一个会唱歌的盒子?声音……有点哑哑的,但是……很好听……”
餐桌上的空气仿佛瞬间凝滞了。
李长庚猛地看向李天枢,镜片后的眼睛充满了惊异。方清墨和李念墨也停下了动作,屏息看着这个拥有特殊感知能力的孩子。李玄策的眼神骤然变得无比专注锐利,仿佛能穿透迷雾。他立刻回想名单上的关键人物——陈默之教授!祖籍江南水乡,资料记载他幼时家贫,是听着村里一位擅长拉二胡的盲眼艺人沿街卖艺的琴声长大的,那位艺人最常拉的曲子就是《二泉映月》。而江南水乡,多的是那样的湖和老槐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金兰厌胜劫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