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杭州,空气中浮动着栀子花的甜香和钱塘江潮润的水汽。河坊街的青石板路被午后的阳光晒得微微发烫,游人如织,喧闹声汇成一股充满烟火气的暖流,流淌在鳞次栉比的商铺之间。
在街角一家挂着“龙泉陈记”老匾额的瓷器铺子里,店主陈伯正对着手机支架上的镜头,全神贯注。他年逾花甲,头发花白,但一双手却异常稳健有力。面前旋转的辘轳车上,一团湿润的陶泥在他指尖的魔法下,正渐渐显出一个杯子的雏形。手机屏幕上,观看直播的人数悄然攀升。
“老铁们看好了,”陈伯操着一口带着浓重浙南方言的普通话,脸上沟壑纵横,笑容却质朴真诚,“这拉坯啊,讲究的是心手合一。你看这泥巴,它是有灵性的,你急不得,燥不得,得像对待小囡囡一样,顺着它的性子来。”
他手腕轻压,泥坯的边缘流畅地向上延伸,形成一个优雅的弧线。“就像咱们老祖宗说的,‘和而不同’。前两天电视上那位大领导讲的话,听着就舒服。他说国与国相处,要‘和而不同’,不能强求一样。咱们做瓷器,也是这个理儿!”
陈伯拿起旁边一只刚刚素烧过的梅子青小杯,釉色青翠欲滴,温润如玉,与另一只天青色的杯子并排放着。“瞧见没?这叫‘共窑异色’。天青配梅子青,放在一个窑里烧,火候要恰到好处,釉色要交融,但不能抢了对方的风头。天青有它的深邃,梅子青有它的活泼,各自美着,放在一起又更和谐。这可不就是‘和而不同’吗?喧宾夺主,那就失了韵味,成了次品喽!”
直播间里弹幕顿时活跃起来:
“陈伯说得太形象了!”
“瓷器里也有大智慧啊!”
“听着比新闻联播还明白!”
就在这时,店门口传来一声带着异国腔调的赞叹:“Bellissimo!(太美了!)”一位身材高大、金发碧眼的意大利游客马可,被橱窗里陈列的青瓷深深吸引,挤进店里。他指着陈伯手中的梅子青杯子,又看看旁边的天青色,激动地比划着:“教授,您刚才说的…‘共窑异色’?‘和而不同’?我懂!就像我们的歌剧和你们的京剧!完全不同,但都是伟大的艺术!放在一起,世界才精彩!”
马可的中文有些生涩,但热情洋溢。他兴奋地对身边的同伴说:“这才是真正的文明对话!比那些干巴巴的政治口号强一万倍!”他当即拍板,指着那对青瓷杯:“我要订一百套!带回意大利,给我的朋友们看,真正的中国智慧,是美,是包容!”
陈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笑开了花,皱纹都舒展开了。他放下手中的泥坯,搓着手,有些局促又自豪:“哎哟,谢谢,谢谢洋先生赏识!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能让人喜欢,能让人明白这‘和合’的道理,值了!”他赶紧招呼伙计记下订单,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这小小的瓷器铺子,仿佛成了连接世界的一座微型桥梁。
同一时间,在京城某顶尖高校的匿名校园论坛“未名角”上,一篇刚发布的帖子《“和合”代码论:从Linux内核看天下同归而殊途》正以惊人的速度被顶起。发帖人ID是“墨点星河”。
帖子里没有高深的理论堆砌,而是用程序员熟悉的语言娓娓道来:“……李顾问提出的‘和合理念’,在开源世界早已是金科玉律。看看Linux内核的发展史,林纳斯大神最初的代码只是一个内核,但正是因为他允许并鼓励‘和而不同’——不同的开发者贡献不同的驱动模块、文件系统、安全补丁……这些模块形态各异,功能迥异,如同《周易》所言‘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它们遵循统一的接口规范(‘礼’),在核心(‘仁’)的调度下协同工作,最终成就了稳定强大的操作系统。强求内核代码与某个特定驱动模块完全一致?那只会扼杀创新,让系统僵化崩溃。开源的成功,就是‘和合’理念在数字世界的完美实践!”
帖子深入浅出,将看似高远的哲学理念与理工科学生日常接触的代码世界巧妙结合,瞬间引发了巨大共鸣。回帖如潮:
“卧槽!醍醐灌顶!原来我天天敲的代码里就有大道!”
“给大神跪了!这解读太接地气了!”
“原来老祖宗的智慧早就预言了开源模式?!”
“墨点星河”是谁?成了论坛里热议的话题。只有坐在中科院某实验室电脑前的李念墨,嘴角噙着一丝顽皮而得意的微笑,轻轻推了推鼻梁上的无框眼镜,继续她的数据分析。她喜欢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理念在年轻人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乐见这“和合”之音的传播。大洋彼岸,一份由某知名智库紧急炮制的报告《警惕“中式糖衣”:论“和合”理念的文化霸权本质》悄然流出,并通过特定的网络渠道,开始在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政商和舆论圈内小范围传播。报告极尽歪曲之能事,将“和合”描绘成中国进行文化殖民、消解他国文化独特性的“软性武器”,字里行间充满了傲慢与偏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金兰厌胜劫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