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底的戈壁滩,白日里热浪蒸腾,入夜后却迅速褪去燥气,只余下清冽干燥的空气,仿佛能直接吸入漫天的星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边缘,一座专门为“未来星火”少年航天营搭建的露天活动场地上,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却又弥漫着一种超越年龄的专注与憧憬。
李念墨穿着一身简洁的工装,长发利落地束在脑后,站在一个奇特的装置前,眼中闪烁着热切的光芒。那装置主体是一把略显古朴的木制高背椅,椅背异常高大厚重,椅腿被牢牢固定在一个金属基座上,椅背和扶手上捆绑、焊接、连接着许多现代感十足的管线和传感器,最引人注目的是椅背后方,延伸出几个小型但结构精巧的火箭喷口模型。
“同学们,”李念墨的声音清亮,带着一种能穿透喧嚣的感染力,她拍了拍身边的椅子,“认识它吗?或者说,认识它背后的精神吗?”
场下,几十双来自全国各地、经过层层选拔的少年英才的眼睛,齐刷刷地聚焦过来,充满了好奇。其中,来自西藏的卓玛,眼睛尤其明亮,她怀里紧紧抱着一个自己组装的“玉兔号”月球车模型,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模型上的太阳能板。
“它叫‘万户飞天椅’,”李念墨的声音沉静下来,带着一种历史的回响,“大约六百年前,明朝有一位名叫万户的官员。他痴迷于飞天梦想,坚信火药的力量可以托举人类。于是,他制作了这样一把椅子,在椅子背后绑缚了当时能搜集到的最大量的火箭——也就是我们古代发明的‘起火’、‘穿天猴’的放大版。”
她顿了顿,环视着少年们年轻而专注的脸庞:“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万户坐上了这把椅子,命令仆人点燃了所有的火箭。火焰喷射,巨大的推力将他推向了天空……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利用火箭推力尝试载人飞天的壮举。”
场下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叹和吸气声。想象着六百年前那个火光冲天的夜晚,那位先驱者无畏的身影,一股历史的厚重感与悲壮感悄然弥漫。
“结局,我们都知道,”李念墨的语气带着深深的敬意,而非悲悯,“火箭爆炸了,万户为了他的梦想献出了生命。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为了纪念这位人类航天的先驱,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山’。”
她轻轻抚摸着复原椅子的扶手,指尖触碰着冰冷的现代金属与温润的仿古木材:“我们今天用3D打印技术尽可能复原了它,并加装了传感器。不是为了重现悲剧,而是要让大家触摸到那份源自我们民族血脉深处、永不熄灭的探索精神!这椅背上捆绑的,不仅仅是古代的火箭,更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是‘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
她示意工作人员启动一个演示程序。只见椅子背后的小型模型火箭喷口瞬间喷出模拟的、可控的冷焰火,伴随着轻微的“嘶嘶”声,椅子模型在基座上微微震动。传感器将推力、震动频率等数据实时投射到旁边的大屏幕上。
“看,这就是固体燃料推进的基本原理!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向后喷出,产生反作用力推动前进。”李念墨指着数据和喷口,“万户的尝试虽然失败了,但他无意中实践了牛顿第三定律!他的精神,跨越了六个世纪,照亮了我们今天的征途。同学们,探索宇宙的星火,从未熄灭,它从我们的祖先手中,传递到了我们这一代,现在,也传递到了你们手中!”
少年们的眼中燃起了火焰,那是对知识的渴望,对先贤的敬仰,更是对那片神秘星空的无限向往。卓玛下意识地抱紧了怀里的“玉兔车”,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传承。
接下来的环节是动手实践。卓玛被分到了编程组。她席地而坐,将心爱的“玉兔号”模型放在铺开的图纸上,连接上简易的编程板和传感器。她的任务是让“玉兔”在模拟的崎岖月壤地形上自主规划路线,绕过障碍物(几块充当陨石坑的石头),抵达一个预设的目标点——那里被她用红色水笔画了一株小小的“虫草”。
她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眉头时而紧蹙时而舒展,全神贯注。屏幕上的代码行如溪流般流淌。终于,她按下启动键。小小的“玉兔车”模型发出轻微的嗡鸣,轮子转动起来。它灵巧地避开第一块石头,传感器扫描着地面,稍微调整方向,又绕过第二块,然后稳稳地、精准地停在了那株“红虫草”旁边。
“成功了!”卓玛忍不住欢呼起来,脸颊因为兴奋而泛红,高原红的底色上透出喜悦的光泽。她抬头,正对上李念墨赞许的目光。
“真棒,卓玛!”李念墨走过来,蹲下身,看着那株“红虫草”,笑着问:“目标为什么设定是虫草?”
卓玛的眼睛亮晶晶的,带着高原湖泊般的纯净:“老师,我阿爸说,虫草是雪山给我们的珍宝。我想,火星那么远,那么冷,也许…也许它上面也有我们不知道的‘虫草’,是火星的珍宝!我要让真的‘玉兔’,以后去火星上找‘虫草’!让火星也长出宝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金兰厌胜劫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