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的宁波,空气里还残留着暑热的余威,却已悄悄掺入一丝来自海洋的、湿漉漉的凉意。这座古老的海港城市,正沉浸在“海上丝路”国际文化论坛即将开幕的忙碌与期待中。作为论坛的重要协调人之一,李玄策提前一天来到了论坛分会场之一——享誉中外的藏书楼与文化遗产地,天一阁。
此刻,他并未在喧嚣的会场,而是置身于天一阁深处一处静谧的所在——古琴修复工作室。这里原是藏书楼的一个偏院,青砖黛瓦,花窗棂格,庭院里几丛修竹掩映着一方小小的池塘,池水清澈见底,倒映着天光云影。室内陈设简朴,弥漫着淡淡的木香、漆味和一种岁月沉淀的宁静。修复室中央,一张宽大的酸枝木工作台上,静静安放着一具古琴。琴身通体乌黑,泛着温润内敛的光泽,仿佛吸纳了千年的月光。这便是此次论坛即将重点展示的国宝级文物——唐代名琴“秋籁”。
修复师陈老先生,年过花甲,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深蓝色工作服,正屏息凝神,用最细的毛笔蘸取特制的鹿角霜生漆,小心翼翼地修补琴身尾部一处细微的漆裂。他的动作轻柔而专注,仿佛不是在修复一件器物,而是在与一位沉睡千年的老友对话。
李玄策站在稍远处,负手而立。他今日穿了一身质地精良却样式低调的深灰色中山装,身形挺拔如松,目光沉静如水,落在“秋籁”琴上。这具琴,相传曾为雷威所斫,其音清越透亮,如秋日天籁,故得此名。它不仅是一件乐器,更是中华文化精神的载体,是此次“海上丝路”论坛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重要文化符号。李玄策来此,既是例行检查国宝安保的最后一环,也是想在论坛开幕前,于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空间里,汲取一份宁静与智慧。
“陈老,‘秋籁’的状态如何?明日展示,万无一失吧?”李玄策的声音不高,带着一贯的沉稳和尊重。
陈老先生停下笔,抬起头,扶了扶眼镜,脸上露出由衷的笑容:“李顾问放心。这老伙计状态极好。冰丝弦(特指唐代冰蚕丝所制的琴弦)虽历经千年,但保养得当,音色依旧清透如泉。就是这最后一处漆裂,今天定能完工。只是……”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忧虑,“这琴金贵,尤其是那冰丝弦,对环境变化极其敏感。明日展厅人多气杂,温度湿度波动,就怕……”
“安保和恒温恒湿系统都已再三确认过,会为它营造最舒适的环境。”李玄策温言道,目光扫过琴身,那七根晶莹剔透、仿佛凝结着寒霜的琴弦,在透过花窗的柔和光线下,流转着一种非金非玉的奇异光泽。“冰丝弦……古人智慧,巧夺天工。”
就在这时,修复室的门被轻轻推开。负责本次论坛外宾接待工作的市文化局副局长张明,引着一位西装革履、气度不凡的外籍中年男子走了进来。张明脸上堆着热情的笑容,介绍道:“李顾问,陈老,这位是‘环球海工技术集团’亚洲区副总裁,威廉·罗杰斯先生。罗杰斯先生对我们中国的古琴艺术非常仰慕,尤其是听闻‘秋籁’在此,特意提前来参观学习。”
罗杰斯笑容可掬,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久仰‘秋籁’大名,今日能得见真容,实在荣幸之至。唐代冰弦琴,这在世界乐器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瑰宝啊!”他的目光灼灼地落在琴上,带着商人特有的精明与探究。
李玄策微微颔首致意,不动声色。这位罗杰斯所在的“环球海工”,是国际上顶尖的港口机械制造巨头,近年来在多个国际项目上与中国企业竞争激烈。他出现在这里,仅仅是为了欣赏古琴?李玄策心中掠过一丝警惕。
罗杰斯在陈老的引导下,隔着工作台,近距离地欣赏着“秋籁”。他看得非常仔细,从琴身的断纹到岳山的弧度,目光尤其在七根冰丝弦上停留许久,口中啧啧称奇。“这弦的材质,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不知其韧性如何?是否还能承受现代演奏的张力?”他看似随意地问道,同时,手自然地伸进西装内袋,准备掏出名片。
就在罗杰斯那张精致的鎏金名片即将被抽出的刹那——
嗡!
一声极其微弱、却又清晰无比的琴音,毫无征兆地在寂静的修复室内响起!
声音的来源,正是那躺在工作台上、被严密防护的“秋籁”琴!
所有人都愣住了。陈老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恐。张明副局长也僵在原地,不知所措。罗杰斯掏名片的动作也停顿在半空,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错愕。
嗡…嗡……
那琴音并非成曲,更像是琴弦被无形的指尖轻轻拨动,又似金玉相击的余韵,带着一种空灵而孤高的意味,断断续续地回荡在空气中。音色清冷透骨,正是古籍中记载的“秋籁”之音!
“这……这怎么可能?!”陈老失声惊呼,声音都变了调,“没人碰它!温度湿度都稳定!它……它自己响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金兰厌胜劫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