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柱重重地点了点头,声音粗粝而坚定:“老赵,你放心!根儿在,魂儿就在!咱这国家,人心里的‘根’要是稳了,外头再大的风浪也掀不翻!” 他握紧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周卫国把快板轻轻放回原处,接口道:“是啊,就像跑船,锚链得抓得牢。你守的这‘根’,就是咱们的锚链。”
这时,工作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孩探进头来,手里还拿着一块连接着数据线的移动硬盘,脸上带着几分拘谨和好奇。她是中心新来的数字工程师小郑,此刻正在隔壁处理一段濒临损坏的珍贵单弦录音母带。
“刘老师…那个,单弦《风雨归舟》的修复,有几个关键节点的杂音实在消不掉,想请您…”她话没说完,看到房间里肃穆的气氛和几张陌生的、气质不凡的面孔,尤其是看到方清墨院士微红的眼眶,立刻噤了声,有些手足无措。
那位姓刘的老先生正要开口,李玄策却温和地向他示意了一下,然后转向小郑,声音平和:“小姑娘,别紧张。你是在修复赵小满同志当年采集的东西吗?”
小郑愣了一下,随即用力点头:“是!是赵老师留下的母带,非常珍贵!我…我技术还不够好,有几个地方…”
“没关系,”李玄策的脸上露出一丝鼓励的笑容,那笑容仿佛带着抚慰人心的力量,“慢慢来。当年赵老师面对那些老磁带老唱片,也是一点一点摸索的。技术的难关,总能攻克。重要的是这颗心,”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这颗想把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传下去的心。有了这颗心,再难的路,也能走通。赵老师在天上看着,会为你加油的。”
小郑怔怔地看着李玄策,又看看赵小满照片上那温和专注的笑容,脸上的紧张和沮丧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理解和点燃的亮光。她用力吸了口气,挺直了背:“我明白了!谢谢您!我…我再去试试!” 她朝房间里的众人微微鞠了一躬,关上门,脚步似乎比来时轻快了许多。
听着门外重新响起的、带着年轻人特有节奏感的键盘敲击声,李玄策的目光再次回到赵小满的照片上,眼神深邃而温暖。
“小满,你看到了吗?”他轻声说,更像是在自言自语,“薪火,传下去了。这人心里的‘根’,这精神上的‘绿水青山’,有后来人接着守,接着种。你惦记的那些老调子,新唱法,会一直响下去,响在这片土地上。”
阳光透过窗户,将赵小满照片上的笑容映照得更加明亮,仿佛也在回应着老友的诉说。窗外,一片金黄的银杏叶悠悠飘落,划过澄澈的秋空,像一枚小小的、传递着希望的信笺。风过庭院,卷起细碎的尘埃,也卷动着岁月深处那些不朽的旋律,低回婉转,薪火相传。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金兰厌胜劫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