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策缓缓直起身,目光从屏幕上那令人窒息的“天网”移开,再次投向窗外。庭院里的积雪在阳光下有些刺眼,松柏的苍翠在雪白中显得格外坚韧。他沉默着,办公室里只剩下他指尖无意识敲击红木桌面发出的、极有规律的“笃、笃”声,仿佛在丈量着某种无形的压力。
良久,他才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时空的力量:“‘绿水青山’,我们常说,也一直在努力守护。可未来的‘绿水青山’,恐怕真的不再局限于脚下的这片土地和头顶的这片蓝天了。”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向父亲和小王,“这片星辰大海,这片环绕地球的‘近地庭院’,同样关乎文明的存续,关乎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权利!它,也必须是我们的‘绿水青山’!”
他走到办公桌前,拿起那份报告,手指划过那些冰冷的数字和图表:“他们起步早,投入大,技术积累深厚。我们……确实落后了。但,”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变得斩钉截铁,“落后,不是放弃的理由,而是奋起直追的号角!这片‘星辰大海’的‘绿水青山’,我们守不住,或者不去争取,将来子孙后代面对的,可能就是一片被他人‘圈禁’、充满无形枷锁的‘荒漠’!”
“爸,”他看向李长庚,“您在系统工程和航天领域经验丰富。您看,我们当务之急是什么?”
李长庚眼神锐利,沉吟片刻:“技术层面,必须立刻、重点突破几个卡脖子环节:一是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这是大规模、低成本进入太空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星座的部署速度和成本;二是小型化、高性能、长寿命卫星平台技术,尤其是星间激光通信和抗干扰能力;三是火箭回收技术,陆地、海上都要尽快实现工程化、常态化。战略层面,”他加重了语气,“必须立刻组织顶尖力量,深入研究‘天网’计划的技术细节、部署节奏、潜在漏洞,同时加紧制定我们自己的近地空间安全战略和规则主张!不能只被动防御,要积极参与甚至引领未来太空规则制定。这片‘天’,不能任由一家独霸!”
李玄策深深点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不错。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太空竞争,亦是如此。硬实力的追赶固然重要,规则和道义的制高点同样关键。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拥有同样的‘网’,更要思考如何构建一个更公平、更开放、更有利于人类共同福祉的太空秩序。这‘内心的绿水青山’,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同样不可或缺。”
他走回办公桌后,提起笔,在那份报告的批示下方,又添上几行遒劲有力的大字:
> 批示:
> 1. 即刻成立‘近地空间安全与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代号‘穹顶’),由李长庚同志牵头,整合航天、通信、安全、战略研究等领域精锐力量,保密运行。
> 2. 小组核心任务:
> a) 深度解析‘天网’计划,评估其战略威胁与技术瓶颈;
> b) 加速突破可复用火箭、高性能小卫星、火箭回收等关键技术;
> c) 研究制定我国近地空间安全战略、防御体系构想及未来太空规则主张;
> d) 探索低成本、高效益的反制与竞争策略。
> 3. 目标:确保我国在近地空间的自由进出权、发展权和话语权,守护属于我们及人类共同的‘星辰绿水青山’。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 ——李玄策
写完,他将笔轻轻搁下,那份批示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小王,”李玄策看向年轻的研究员,“这份批示,即刻按程序传达。通知相关单位负责人,明日召开‘穹顶’小组首次筹备会议,李老主持。会议地点,就定在……天文台的观测基地吧。”他目光深邃,“仰望星空,才能看清脚下的路。”
“是!李顾问!李老!”小王肃然应道,小心翼翼地收起报告和批示文件,快步离开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只剩下父子二人。窗外的阳光似乎明亮了一些,将松柏的影子拉得更长。雪,开始悄然融化。
李长庚走到窗边,与儿子并肩而立,望着庭院中渐渐显露生机的景象。“玄策,这一步棋,落子无悔。前路艰险啊。”老人的声音带着沧桑,也带着期待。
李玄策的目光越过融雪的庭院,越过城市的天际线,仿佛穿透了大气层,投向那浩瀚无垠的星空。“爸,”他轻声说,语气却无比坚定,“再艰险的路,也得有人去走。为了脚下这片土地真正的安宁,为了头顶这片星空不被‘铁幕’笼罩,为了我们心中那片永不蒙尘的‘绿水青山’能延伸到星辰大海……这一步,必须走,而且要走稳、走快。”
他抬起手,指向窗外遥远的天际线,那里,最后一抹暮色正被初升的朝阳驱散,天空呈现出一种澄澈而充满希望的蔚蓝。
“您看,天,终究是要亮的。”
李长庚顺着儿子的手指望去,布满皱纹的脸上,缓缓绽开一个充满信心的笑容。那笑容里,有对过往峥嵘岁月的追忆,更有对那片未知而壮丽的“星辰绿水青山”的无限憧憬。一场关乎未来制高点的无声较量,就在这初春雪后的宁静中,悄然拉开了序幕。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金兰厌胜劫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