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到了什么?”李玄策蹲下身,温声问道。
“时间……像水一样……”李天枢的小手在地板上无意识地画着圈,眉头微蹙,似乎在努力捕捉一种极其微妙的感觉,“平时……它是平的,像镜子。但是……刚才爷爷说‘寂灭’的时候,爸爸你说‘抗争’的时候……它……它起了好多好多涟漪……小小的,一圈一圈的……”他抬起头,清澈的眸子在幽暗的光线下显得异常明亮,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迷茫和……寒意,“现在……我又感觉到了……有一个……好大……好冷的涟漪……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正在……荡过来……它碰到我,好冰……”
他小小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下意识地往爷爷的腿边靠了靠。
李长庚和李玄策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李天枢的这种对“时间涟漪”的模糊感知,随着他年龄增长和能力觉醒,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难以用常理解释。他口中的“冷”和“冰”,往往预示着巨大的危机或挑战。
“天枢,别怕。”李长庚伸出苍老却温暖的大手,轻轻覆盖在孙子按在地上的小手上,“告诉爷爷,那个‘很冷’的涟漪,它……快到了吗?”
李天枢闭着眼睛,小脸皱成一团,努力地“感觉”着,过了好一会儿才摇摇头:“还……还很远……但是……它好大……比去年疫苗……比贸易战……还要大……好冷……”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李玄策站起身,将儿子轻轻搂进怀里,用体温驱散他感受到的“寒意”。他望向穹顶外那浩瀚无垠、看似永恒不变的星空,眼神变得更加深邃锐利。儿子感知到的“冰冷涟漪”,结合父亲所言的“熵增宿命”,仿佛都在指向一个更加严峻、更加深远的未来挑战。那挑战,可能来自头顶这片看似美丽的星空深处,也可能来自人类文明自身熵增的加速。
“知其不可而为之。”李玄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像是在回应儿子的预警,又像是在回应那无垠宇宙的冰冷法则,“圣人教诲,早已洞悉了宇宙的无情与人生的局限。但这‘为之’,并非徒劳的抗争,而是对生命意义最高贵的诠释!”
他低头看着怀中的儿子,眼神温柔却充满力量:“天枢,记住,无论那‘涟漪’多么冰冷巨大,无论前路多么艰险莫测,只要我们心中那盏追求至善、守护文明的火种不灭,只要我们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我们就能在这熵增的洪流中,开辟出属于人类的一方天地!这微渺的文明之光,便是我们对抗宇宙寂灭、在时间长河中刻下永恒印记的唯一武器!”
李长庚也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望远镜操作台前,苍老的手指在复杂的按钮上熟练地输入一串指令。巨大的镜筒发出低沉的嗡鸣,开始缓缓转动,精准地指向银河深处某个特定的坐标。
“玄策说得对。”老人家的声音带着一种科学家特有的冷静和执着,“熵增是铁律,但生命本身就是宇宙间最伟大的‘反熵’奇迹!我们研究星辰大海,探索宇宙法则,不仅仅是为了认知,更是为了寻找延续这‘奇迹’的钥匙。那‘冰冷的涟漪’……”他目光锐利如鹰隼,透过目镜看向深邃的宇宙深处,“就让我们用人类的智慧和勇气,去迎接它,解析它,甚至……驾驭它!”
李天枢依偎在父亲温暖的怀抱里,听着爷爷坚定的话语,看着那指向未知深空的巨大镜筒。他心中感受到的那股“冰冷”似乎被驱散了一些。他再次望向窗外的璀璨星河,小小的眼眸中,恐惧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懵懂却坚定的光芒,仿佛一粒新生的星尘,在父辈们磅礴的精神感召下,开始散发出属于自己的微光。
夜风依旧呼啸,穿过敞开的穹顶,带来山野间清冽的气息和宇宙深空的寒意。观测室内,巨大的望远镜沉默地指向深空,红色的指示灯如同不灭的星辰。祖孙三人,在这艘漂浮于星海中的“孤舟”上,以人类独有的智慧、勇气与对至善的执着,无声地回应着宇宙的浩瀚与时间的苍茫。星河低垂,万籁俱寂,唯有那追求光明与守护文明的心跳,在亘古的寂静中,坚定而有力地搏动着。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金兰厌胜劫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