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柱一拍桌子,震得杯盘叮当响:“卫国这话在理!血脉!对,就是这个!可老周啊,光血脉通还不行,那血管里流的血,也得是好的,是实的!”他转向李玄策,神情认真起来,手指头用力点着桌面,“老李,咱国庆是露了大脸了,可我这心里头,也琢磨着呢。咱那些天上飞的海里游的大家伙,那图纸再牛,最终不也得落到车间里,靠着一颗螺丝一颗螺丝拧出来?靠着一把刀一把刀磨出来?就像我那活儿,淬火!温度差一点,时间差一秒,那钢的性子就全变了!看着就是个打铁的活儿,可那真是实打实的硬功夫,掺不得半点假!差一丝,那就是废品!咱这大国重器,归根结底,得靠这车间里、这岗位上,一颗颗实打实的‘螺丝钉’!这才是真本事!”
李玄策认真地听着两位老同学的肺腑之言,眼神温暖而深邃,如同平静的湖面映照着灯火。他拿起一串烤得焦香的肉串,慢慢吃着,感受着油脂在舌尖化开的满足感。烤肉的烟火气,啤酒的微醺,老友毫无顾忌的粗嗓门,构成了一幅最真实、最接地气的人间画卷。这画卷,与刚才博物馆里冰冷的钢铁史诗,形成了奇妙的呼应。
“说得好!”李玄策放下签子,端起酒杯,“铁柱说的‘螺丝’,卫国说的‘血脉’,都说到根子上了。”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两人耳中,带着一种沉淀后的力量。
“国之庆典,展示的是我们攀登上的高峰,是辉煌的巅峰时刻。这值得骄傲,值得庆贺。”他环视着烟雾缭绕、人声鼎沸的烧烤摊,目光仿佛穿透了这方寸之地,“可支撑起这座高峰,让它稳稳屹立不倒的,是什么?是千千万万个像铁柱这样,在车间里、在岗位上,一颗螺丝一颗螺丝拧出真功夫的‘螺丝钉’;是像卫国这样,在物流线上、在看不见的网路里,日夜奔忙确保‘血脉’畅通的‘输血管’;是无数像你们这样,在各自的领域里默默耕耘、不问浮名的‘根基’!”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坚定:“根基深厚,方能行稳致远。高楼万丈平地起,没有这深埋地下的根,再辉煌的巅峰,也只是空中楼阁。你们,还有和你们一样的无数人,才是国家真正的脊梁,是国运绵长的根本。”
话题不可避免地转到了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香港风波。王铁柱的浓眉立刻拧了起来,灌了一大口酒,愤愤地说:“那帮兔崽子,吃饱了撑的!被外面人当枪使还乐呵!看看咱们国家这些年容易吗?不好好过日子,净添乱!就该狠狠收拾!”
周卫国的表情则多了一丝忧虑,他推了推眼镜:“铁柱说得痛快,可闹成这样,对我们搞国际物流的影响不小啊。航线、船期、货柜周转,都受影响,成本噌噌涨,客户也担心。这‘血脉’在那边,有点堵了。”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油腻的桌面上划着看不见的路线图。
李玄策拿起酒瓶,给两位老同学的杯子重新满上。金黄的酒液注入杯中,泡沫欢快地涌起又落下。他的脸上没有太多波澜,眼神平静如水,仿佛早已洞悉了风浪的轨迹。
“风浪,总会过去的。”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像磐石般沉稳,“香港是我们自己的地方,那里的同胞和我们血脉相连。暂时的喧嚣,掩盖不了人心思定、渴望发展的主流声音。”
他举起杯,目光扫过王铁柱因激愤而涨红的脸,和周卫国忧虑的眼神:“重要的是,风浪袭来的时候,我们自己要站稳脚跟。把自己的根基打得更牢——把经济搞上去,把科技搞上去,把民生保障好;把人心聚得更齐——让大家看到希望,感受到公平正义,体会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尊严和自豪。”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深沉,如同在陈述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只要我们的根基足够深厚,人心足够凝聚,任何风浪,都不过是锤炼我们筋骨、检验我们成色的试金石。最终,尘埃落定,海晏河清,根基深厚的,依然会稳稳地屹立在那里。”
朴素的话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在王铁柱和周卫国心中荡开层层涟漪。他们似乎从李玄策平静的眼眸深处,看到了某种超越眼前纷扰的笃定与力量。
就在这时,李玄策口袋里的手机嗡嗡震动起来。他掏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着家里的号码。刚一接通,一个奶声奶气、带着点撒娇意味的童音就迫不及待地钻了出来:
“爸爸!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我都想你了!”是李天枢。
背景音里,隐约传来方清墨温柔带笑的声音,正一句一句地教着:“床前明月光……”
“床前…明月光!”李天枢努力地跟着念,发音稚嫩却清晰,然后立刻又把注意力转回电话,“爸爸,你听到没?我在念诗呢!妈妈教的!你快回来,我要念给你听!”
孩子的呼唤,如同一股清澈的暖流,瞬间冲散了烧烤摊的烟火油腻和方才讨论风浪的凝重。李玄策的脸上立刻绽放出无比柔软的笑意,眼神里的深邃化作了纯粹的宠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金兰厌胜劫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