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广场,此刻已化作一片钢铁与意志的海洋,肃穆而磅礴。金色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下来,将城楼、观礼台、整齐列队的受阅官兵以及那无数黑洞洞的炮口、冷冽的装甲、流线型的导弹发射筒,都镀上了一层神圣而威严的光辉。空气仿佛凝固了,被一种无形的、千钧重压般的期待所充斥,只待那一声号令。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阅兵式,现在开始!”
洪亮的声音如同惊雷炸响,瞬间点燃了沉寂的火山。刹那间,整个广场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如同亿万颗心脏同时剧烈搏动的声音汇聚在一起,震得脚下的地砖都在微微颤抖。观礼台上,手臂的森林高高举起,掌声如同密集的鼓点,连绵不绝,汇成一片沸腾的声浪。
李玄策站在观礼台最前列,身姿挺拔如松。他没有像周围许多人那样激动地鼓掌呐喊,只是静静地、目光如炬地凝视着长安街的尽头。那深邃的眼眸里,倒映着初升的朝阳,也沉淀着过往数十年的风雨沧桑。当第一声礼炮轰鸣着撕裂长空,那巨大的声波仿佛直接撞击在他的胸膛上,让他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这不是恐惧,而是一种面对磅礴伟力时本能的敬畏与震撼。
来了!
首先撞入眼帘的,是那面鲜红的、猎猎作响的八一军旗! 它被一名旗手擎在手中,仿佛一团燃烧的火焰,在仪仗方队最前方引领。护旗方队紧随其后,雪白的手套紧握着锃亮的钢枪,踢腿如刀,砸地如锤,每一次摆臂,每一次踏地,都精准得如同机器,却又蕴含着血肉之躯所能迸发出的最强大的意志力量。那“嚓!嚓!嚓!”的脚步声,不再是简单的行进,而是大地的心跳,是钢铁洪流奔腾的前奏,整齐划一地敲打在每一个人的心坎上,激起一阵阵灵魂的战栗。李玄策的指尖,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他想起了三峡大堤上无数双沾满泥浆、却同样坚定有力的手。力量,无论以何种形式展现,其本质都是为了守护。
紧接着,是分列式。一个个绿色的方阵,如同移动的钢铁长城,踏着雄浑的进行曲,以无可挑剔的精准和排山倒海的气势,从城楼前经过。年轻的面孔上涂着厚重的油彩,目光却锐利如鹰隼,直视前方,仿佛能洞穿一切阻碍。那磅礴的阳刚之气,那视死如归的凛然,形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冲击波,横扫整个广场。李玄策能清晰地感受到观礼台上许多老将军们微微颤抖的手,那是刻入骨髓的记忆与此刻荣光的共鸣。他微微侧头,目光扫过身边不远处的父亲李长庚。老人双手紧紧抓着栏杆,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自豪,有追忆,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迫。当一架架最新型的战斗机组成密集的箭形编队,挟着撕裂空气的尖啸,低空掠过广场上空时,那震耳欲聋的轰鸣仿佛要将天空都震碎!巨大的阴影瞬间掠过地面,又在阳光下反射出冰冷的光泽。李玄策的目光追随着那些银色的战鹰,直到它们消失在远方的天际线。差距依然存在,但追赶的步伐从未停歇。父亲回国后主导的“长庚计划”所引进的尖端空气动力学人才,他们的智慧,是否也融入了这翱翔蓝天的钢铁之翼?未来属于星辰大海,这轰鸣,是起飞的号角。他看向李长庚,老人也正仰望着天空,嘴角紧抿,眼中燃烧着科学家的火焰。
地面装备方队,开始了真正的“铁流奔腾”!
最先驶来的是坦克方队。履带式重型主战坦克,披挂着棱角分明的复合装甲,粗大的炮管高昂着,如同远古巨兽的獠牙。它们沉重的履带碾压在长安街特制的路面上,发出低沉的、令人心悸的轰鸣,大地仿佛都在随之微微震颤。钢铁的洪流,带着碾碎一切障碍的决绝气势,滚滚向前。紧随其后的是轮式装甲突击车,速度更快,机动性更强,如同敏捷的猎豹。接着是自行火炮方队,巨大的炮管斜指苍穹,沉默中蕴含着毁天灭地的力量。防空导弹方队、反坦克导弹方队、信息作战方队、无人作战方队……一个个代表着陆战力量的巅峰之作,如同从神话中走出的钢铁巨兽,带着冰冷的金属光泽和硝烟的气息,依次驶过。每一辆装备都闪烁着崭新的光芒,每一道焊缝都诉说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李玄策的目光扫过这些国之重器,心中涌起的不仅是震撼,更有一种沉甸甸的思考。这铁流的每一寸钢铁,都凝聚着无数像王铁柱那样的普通工人毕生的心血和汗水。那些在高温车间里挥汗如雨的身影,那些在精密仪器前屏息凝神的眼神,那些无数次失败又爬起的韧劲……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螺丝钉”,托起了这钢铁长城的脊梁。他仿佛看到了哈市精密刀具厂里,那些被特殊淬火工艺锻造出的、闪着幽蓝光泽的刀头,它们此刻或许正安静地躺在某辆坦克的传动箱里,或者某个导弹发射架的精密导轨上,成为这钢铁洪流中微不足道却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金兰厌胜劫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