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商品交易所巨大的交易厅里,人声鼎沸被另一种更巨大、更汹涌的声响彻底压了下去。那是数字的洪流,是财富瞬间蒸发或凭空增殖时发出的无声嘶鸣。一整面墙高的电子显示屏,如同垂落的瀑布,倾泻着令人心悸的红与绿。每一道刺眼的红柱,都代表着一笔财富的塌陷,每一段跳动的绿线,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呼吸。空气粘稠,弥漫着电子设备高速运转散发的微弱焦糊味,还有无数交易员身上蒸腾出的、混合了咖啡因和肾上腺素的汗水气息。
大厅角落,一方格格不入的宁静。一位身着深褐色唐装的老者,须发皆白,静坐在一张老旧的榆木圈椅上。他面前放着一把色泽温润、包浆厚重的檀木算盘。他枯瘦的手指在光滑的算珠上拨动,发出清脆、坚实、带着奇异穿透力的“噼啪”声。这声音不高,却像投入滚油中的一滴水,在电子噪音的海洋里清晰地荡开涟漪,执着地叩击着某种被遗忘的秩序。算盘横梁上,一行模糊的阴刻小字隐约可见——“一九三八年煤耗账”。他神情专注,仿佛拨动的不是算珠,而是某种沉甸甸的历史经纬。
环形会议区,气氛凝重得几乎要滴出水来。李玄策站在中心,背后是那面主宰着大厅情绪的巨幅红绿瀑布。他身着剪裁合体的深灰色西装,但领口并未系紧,眉宇间凝聚着一种洞悉全局的沉重,眼角的细纹似乎比昨日又深了些。他手中激光笔的红点,在投影幕布上一幅复杂的动态图表上移动。图表由无数交织的线条和旋转的阴阳鱼构成,模拟着某种宏大的平衡,光点流转间,隐隐有星图轨迹闪过,那是他近年沉迷预言研究留下的思维印记。
“诸位,”李玄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背景的嗡鸣,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像一块温润却坚硬的玉石投入平静的水面,“这‘阴阳平衡模型’,揭示的并非玄虚。它直指最朴素的物理法则——失衡即崩塌。”他的目光扫过围坐的十几位经济专家和决策者,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焦灼,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或膝盖。激光笔的红点停在图表中心一个剧烈震颤的黑色节点上,那节点被标注为“地产杠杆”。“就像港口那些巨大的吊机,”李玄策的语速放慢,每个字都像淬过火的钢珠,砸在人心上,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眼前的图表,看到了二十多年前老码头上那些锈迹斑斑的钢铁巨兽,“悬吊的货物一旦超越钢索的极限承重,崩断,只在瞬息之间。这不是预测,这是物理必然!老祖宗讲‘物极必反’,《道德经》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就在这时,会议区的入口处传来一阵小小的骚动。一个身材敦实、满面红光的中年汉子,正努力分开人群挤进来。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外面罩着一件半旧的夹克,脖子上挂着的工作证,那挂绳仔细看去,竟是用几股防汛抢险专用的老旧麻缆搓捻编织而成,粗糙却异常结实,绳结处还沾着点洗不净的机油痕迹。他额角渗着细密的汗珠,眼神急切地在人群中寻找着,带着一种与这金融殿堂格格不入的朴实热切。
“玄策!玄策!”他顾不上场合,挥着手,嗓门洪亮,带着浓重的东北口音,瞬间打破了会议区的凝重气氛。是王铁柱,李玄策大学时代睡在下铺的兄弟。
所有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李玄策眼中闪过一丝真切的意外,随即是温暖的亮光,仿佛冰封的湖面裂开一道缝隙,他抬手示意汇报暂停,嘴角难得地向上弯起一个微小的弧度:“铁柱?”
王铁柱终于挤到近前,顾不上喘匀气,脸上是抑制不住的、近乎孩子气的兴奋:“成了!玄策,成了!咱厂子,老钢厂改那个啥‘碳中和工业体验馆’,真成了!”他抹了把额头的汗,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脸颊也因为用力而泛红,“订单!雪片似的飞过来!比咱当年炉子里淬火的红钢还烫手!真没想到,那些老锅炉房、旧轧钢线,摆在那儿让人瞅瞅,讲讲过去咋炼钢咋省碳,城里人稀罕得不得了!连带着厂里新搞的环保刀具都卖脱销了!”他一边说,一边下意识地拍了拍鼓囊囊的夹克内袋,仿佛里面揣着沉甸甸的希望。
他洪亮的嗓门和朴实到近乎粗粝的喜悦,像一道强光,刺破了会议区积郁的沉重阴霾。几位专家紧绷的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甚至有人轻轻舒了口气。王铁柱带来的,是来自最基层、最真实的回响,是那套宏大模型在现实土壤中扎下的第一根须苗,带着钢厂车间里特有的、混合了钢铁、机油和汗水的气息,此刻却奇妙地融入了这充斥着数字焦虑的空间,带来一丝令人安心的烟火气。
就在王铁柱话音落下的刹那,角落那一直稳定、清脆的算珠声陡然变得密集、响亮起来!老会计枯瘦的手指在檀木算盘上疾速翻飞,噼啪噼啪噼啪!那声音不再仅仅是穿透,而是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和力量,如同骤雨敲打芭蕉,如同古寺晨钟破晓,瞬间压过了整个交易大厅里所有电子屏幕的嗡鸣、所有的低声交谈和键盘敲击!它像古老的钟磬,敲打着被数字洪流淹没的神经,每一个清脆的撞击,都似乎在提醒着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金兰厌胜劫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