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北的山风,带着武当群峰特有的清冽与草木初醒的微腥,吹拂过十堰郊外一个叫桃花坳的小村庄。四月,山坳里的桃花开得正盛,粉云般浮在黛色山峦间,落英缤纷,铺满了老农张土根家院前的小径。然而今日,张家小院的气氛却与这烂漫春光格格不入。
院当中那株据说有百年树龄的老桃树下,临时支起了一张瘸腿的八仙桌。桌上没有供果香烛,而是放着一块扭曲焦黑的金属残骸,足有脸盆大小,边缘锐利如刀,表面覆盖着烧蚀后的蜂窝状纹路和几处尚未脱落的、印着模糊英文字母的白色贴片。残骸散发着淡淡的、类似臭氧的刺鼻气味。
张土根老汉蹲在桌旁,沟壑纵横的脸上满是惊惶和一种近乎虔诚的恐惧。他粗糙的手指颤抖着,将三根足有小拇指粗的土黄色香柱,深深插进一个装满陈年糯米的粗陶碗里。香头被点燃,三缕青烟袅袅升起,在无风的院子里笔直如柱。
“山神爷,土地公,过路的神仙们行行好……”老汉的声音干涩发颤,对着残骸和桃树不住作揖,“这天上掉下来的铁疙瘩,不晓得是啥凶煞星君,落到俺家桃树跟前……求神仙保佑,莫要降灾,莫要害了俺们村里人啊……” 他反复念叨着,浑浊的老眼里映着那三柱香火,也映着那块冰冷狰狞的残骸。在他看来,这从天而降的异物,比山里的野猪精还邪乎。
香火静静地燃烧着。突然,其中一根香柱烧到了某个特殊的节点,香灰簌簌落下,掉在陶碗里的糯米上。也就在这一刻,那块残骸靠近香火的一角,一块指甲盖大小、原本不起眼的暗银色区域,毫无征兆地“嗤”一声,冒起一股淡蓝色的、极其细微的烟雾!
“啊呀!”张老汉吓得一屁股跌坐在地,脸色煞白。
“别靠近!”一个沉稳的声音及时响起。李玄策一行人刚刚赶到,正看到这惊险一幕。方清墨眼疾手快,一把拉住想要上前查看的父亲李长庚的轮椅。李玄策则一个箭步上前,目光如电般扫过那冒烟的部位——那是一块暴露在外的、已经破损的微型同位素电池(RTG),里面的放射性物质铯137正在被高温香火引燃!
“快!取生土!大量生土!要湿润的深层黄土!”李玄策厉声喝道,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他脑海中瞬间闪过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燔石”篇的记载:遇猛烈金石之火,不可水激,当以厚土覆压,隔绝空气,使其闷烧自熄。
随行人员立刻冲向院角堆着的准备春播的泥土堆,用铁锨飞快地铲起湿润、粘稠的深层黄土。李玄策接过第一锹土,毫不犹豫地、均匀地覆盖在那块冒着蓝烟的残骸铯电池部位!泥土迅速掩埋了那危险的蓝光。紧接着,第二锹、第三锹……湿润的黄土如同给这危险的星骸披上了一层厚厚的泥被,只留下其他部分暴露在外。那三柱香也被泥土掩埋熄灭。
青烟被泥土隔绝,转瞬变得极其微弱,只在覆盖的泥土缝隙间丝丝缕缕地渗出。令人惊异的是,这丝丝缕缕的青烟并未立刻消散在空气中,反而像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在无风的院子里缓缓下沉,凝聚不散,最终丝丝缕缕地飘向李玄策脚边。
那里,放着一个随行地质队员的、打开盖子的老式地质罗盘。青烟如有灵性般,丝丝缕缕地沉降在罗盘中央那枚悬空的磁针周围,并不散去,反而在光滑的玻璃表盘上缓缓流动、交织、凝聚……
罗盘上,那枚原本稳定指向南北的磁针,在青烟缭绕下开始出现微弱的、不规则的震颤。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那些流动的青烟,竟然在罗盘玻璃表盘下方、刻画着精密经纬度的盘面上,自行描绘出一条条清晰的、相互交错的轨迹线!轨迹线不断延伸、交叉,最终形成一个复杂而精确的网状结构——赫然是一幅低轨卫星的运行轨道图!轨道的倾角、交点、近地点远地点标识清晰可见,其覆盖范围的核心焦点,正指向西北欧某个特定区域!
“间谍卫星的星下点轨迹……目标是波罗的海周边!”李念墨只看了一眼,就倒吸一口凉气,瞬间认出了这烟图所代表的致命含义。芬兰加入北约在即,这绝非巧合!
“爸,这东西不能留在这里,辐射危险,信息也可能被追踪!”李念墨立刻看向父亲。李玄策点头,沉声道:“用‘蜂群’,把它运到山下临时收容点,注意全程电磁静默,避开敏感区域航路。”
李念墨立刻打开随身携带的银色手提箱。箱盖内嵌的屏幕上,她纤细的手指飞快划过,输入指令。片刻后,一阵轻微而密集的嗡鸣声由远及近。只见十几架通体漆黑、形如钢铁蜻蜓的小型特种运输无人机,如同训练有素的蜂群,悄无声息地从山坳各个隐蔽角落升起,精准地悬停在桃树上方。
无需指令,无人机群下方探出精密的机械爪和柔性的吸附网兜,开始协同作业,小心翼翼地包裹、抓取那块被泥土半掩的沉重残骸。动作流畅而安静,只有旋翼切割空气的低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金兰厌胜劫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