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的深秋,空气里沉淀着墨香、石屑和千年时光混合的独特气息。高大的柏树筛下稀疏的光斑,落在青灰色的碑石上,更添几分肃穆与幽深。立冬未至,寒意已悄然渗透了每一寸石缝。第七室,存放着着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巨大的碑身如同沉默的史官,静观岁月流转。
老拓碑师冯石生佝偻着腰,对着掌心哈了口热气,搓了搓冻得有些僵硬的手指。他身旁的徒弟小杨,正小心翼翼地将一张坚韧的宣纸覆盖在冰冷的碑面上。纸是特制的生宣,薄如蝉翼,带着草木的清香。冯石生拿起饱蘸清水的刷子,手腕沉稳地发力,一下下将宣纸均匀地刷平、贴服在凹凸的文字上。水痕迅速被宣纸吸收,碑文那遒劲的线条开始隐隐透出。
“师父,这天儿可真冷,碑都吸寒气。”小杨低声说着,递上拓包。那拓包由细密的绸布包裹着磁粉,沉甸甸的。
“碑石有灵,吸的是天地气,哪分冷热。”冯石生声音低沉,接过拓包,眼神专注。他先用手掌在覆纸的碑面上轻轻抚过,感受着那历经千年风雨的刻痕,如同触摸历史的脉络。然后,他拿起拓包,蘸上浓黑的墨汁,手腕悬空,力道均匀地、一下下拍打在宣纸上。拓包与宣纸接触,发出沉闷而富有韵律的“噗、噗”声。
墨色渐渐在宣纸上晕染开来,碑文的轮廓越来越清晰。冯石生全神贯注,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就在他拓到碑侧那行记载碑石立碑年份的小字“大唐建中二年岁在辛酉”附近时——
异变陡生!
覆盖碑面的宣纸,突然如同被无形的电流激活,剧烈地波动起来!并非纸张本身在动,而是纸面上尚未干透的墨迹,如同拥有了生命,开始疯狂地流动、重组、变幻!
“师父!纸!”小杨失声惊呼,指着宣纸,眼珠子瞪得溜圆。
冯石生猛地停手,拓包悬在半空。只见宣纸上,原本正在显现的景教碑文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倒影,瞬间扭曲、破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庞大、精密、不断闪烁变化的彩色动态图表!图表的核心,是一个旋转的蔚蓝色地球模型,周围环绕着108面不同颜色和图案的国旗!每面国旗下方,一条代表碳排放量的光柱剧烈地起伏着,旁边标注着国名和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数字:年碳排放量、历史累计量、承诺减排量、实际执行量……光柱的颜色随着数值超标程度由绿变黄再变红,刺目惊心!
“这……这是啥?”冯石生一辈子拓过无数碑,从未见过如此景象,声音发颤。
更令人惊骇的是,代表俄联邦的那条猩红光柱旁边,一行行用刺眼红朱砂色标注的小字正疯狂跳动,如同燃烧的控诉:
“西伯利亚冻土甲烷泄漏量隐瞒47%!”
“北极航道油轮排放数据虚报!”
“远东原始森林砍伐碳汇损失未计入!”
那些朱砂色的字迹,鲜红得如同刚刚流出的血,在动态图表中显得格外狰狞和突兀!
“数据……都是假的?”小杨看着那些刺目的红字和剧烈波动的光柱,只觉得一股寒意直冲头顶。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燕京,国家超算中心“天河之眼”机房。
巨大的空间里,恒温恒湿,只有服务器阵列散热风扇发出的低沉嗡鸣,如同无数巨兽在同时呼吸。指示灯如同星海,明灭闪烁。空气里弥漫着臭氧和精密电子元件特有的冰冷气息。
李天枢站在主控台前,身上穿着稍显宽大的防静电服,清亮的眼眸映照着屏幕上瀑布般流淌的加密数据流。他刚刚收到了来自西安碑林的紧急加密传输包——正是冯石生拓碑时宣纸上显现的那幅诡异的108国碳排放动态图。这幅图,正被导入他面前这台代号“DeepSeek·玄黄”的超级AI进行深度分析。
“天枢,原始数据噪点太多,干扰严重,常规清洗算法效果很差。”一位戴着厚厚眼镜的数据工程师报告道,语气带着挫败。
李天枢没有说话。他微微闭上眼睛,指尖在冰凉的金属操作台上轻轻划过。在他超越常人的感知里,那幅来自古碑的诡异图表,并非冰冷的数字,而是一幅由无数扭曲的欲望、贪婪的火焰、虚伪的承诺和地球痛苦呻吟交织而成的混沌图景。他能“听”到冻土融化时甲烷气泡破裂的悲鸣,“嗅”到原始森林焚烧的焦糊味,“触”到海洋因酸化而痉挛的颤抖。腕间通讯器传来父亲李玄策在联合国总部凝重的精神感应微澜——COP29开幕在即,这幅图的揭露将是投向虚伪世界的惊雷。
“不用清洗。”李天枢睁开眼,声音平静却带着穿透力,“直接导入核心模型,用‘本源追溯’模式运行。指令码:‘癸巳溯源’。”
工程师们面面相觑,但还是迅速执行。这是李天枢独有的指令集,基于他对万物本源信息的直觉理解编写,逻辑上近乎玄学,效果却屡屡出人意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金兰厌胜劫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