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掌握更多证据,我让翠玉扮成卖花女,混入知府后院。翠玉凭借着机灵劲儿,很快和后院的丫鬟们打成一片。经过半个月的努力,终于发现了他们篡改土地丈量数据的账本。原来他们通过伪造地契,将大量农民的土地划归到世家名下,同时还虚报田亩产量,加重农民的赋税负担。不仅如此,我还发现贵妃与朝中多位大臣有书信往来,信件内容涉及如何在朝堂上打压支持改革的官员。我将这些证据妥善保存,等待合适的时机揭露他们的阴谋。
走出应天府城门,护城河上浮着几具浮肿的尸体。流民窝棚里,濒死老农的手像枯枝般抓住我的裙摆:"给秦王修王府,征走了俺们的地,活不下去了......"他怀中襁褓的婴儿已经没了呼吸,小脸冻得青紫。这场景与我在现代课堂展示的明代赋税三维模型重叠——占人口八成的农民承担着七成税赋,而藩王庄园不仅免税,还能截留商税。我带着锦衣卫扮成盐商,走遍应天十八县。
在汤和的庄子里,佃农们用树皮混合观音土充饥;在江南世家的坞堡外,装满新米的漕船正驶向海外。我们还发现,世家们利用垄断的商业渠道,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同时高价出售生活用品,对农民进行双重剥削。在一个小镇上,我们遇到了一位老秀才,他向我们哭诉,自己家中几亩薄田被当地豪绅强行买走,只给了极少的银钱。他的儿子去理论,还被打得遍体鳞伤。这些鲜活的案例,让我更加坚定了改革的决心。我将这些故事和数据详细记录,准备在朝堂上公开,让更多人看到农民的悲惨处境。
"土地国有化不是剥夺,而是重新分配生产资料。"我在给朱元璋的奏折中写道,同时附上用现代统计学绘制的土地占有比例图、税收流失分析表以及改革后的收益预测模型。方案分三步走:先丈量全国土地,设立"田赋公廨"统一收税;再对藩王和地主的超额土地按市价七成赎买;最后推行"永佃制",让农民缴纳固定赋税即可世代耕种。为了确保改革的公平公正,我制定了严格的土地评估标准和赎买流程,并设立了监督机构。
改革初期,江南士绅联名上书反对,应天府学宫的学子们甚至在朱雀大街张贴"女祸乱政"的大字报。我早有准备,命锦衣卫查获他们私铸假币、勾结海盗的证据,同时推出"以工代赈"政策,让流民修建连通南北的大运河。为了提高工程效率,我将现代工程管理知识传授给工部官员,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进度表和质量监督制度,还引入了竞争机制,鼓励不同的施工队伍展开竞赛。
在运河施工现场,我亲自坐镇指挥。每天清晨,我都会来到工地,查看工程进度,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有一次,因为缺少木材,工程面临停工。我立即派人到周边地区采购木材,同时发动当地百姓,让他们帮忙运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工程得以顺利进行。当第一批漕船载着新米驶入应天府时,百姓们在船舷刻下"朱公堤",这让我想起马克思所说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反对势力并未善罢甘休,他们煽动部分不明真相的百姓冲击田赋公廨。我亲自到现场,向百姓们解释改革的意义,并展示了地主们剥削压迫的证据,包括账本、地契以及证人证言。在事实面前,百姓们逐渐理解了改革的必要性,转而支持我们的工作。我还借此机会,向百姓们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念,告诉他们劳动的价值和团结的力量。
北方边境传来伪元蠢蠢欲动的急报。在现代研究中,我曾用量子沙盘推演过明蒙百年对峙的复杂局势:伪元虽退守草原,但保留着十五万精锐骑兵,他们像草原狼群般,在秋收时节南下劫掠。我向朱元璋呈上亲手绘制的九边防御图,图上详细标注了地形地貌、兵力部署以及补给路线:"藩王守边看似稳固,实则隐患重重。当年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就是地方势力尾大不掉的教训。"我提议建立由皇家直管的卫所制度,推行"军屯制",同时在边境设立"马市",用茶叶、铁锅换取战马,将经济手段转化为军事优势。
在大同卫考察时,我发现士兵们用榆树皮混合麸皮充饥,铠甲上锈迹斑斑。我立即着手改革,建立军粮储备库,将现代营养学知识转化为古法军粮配方,比如用发酵技术制作易于保存的压缩干粮;改进火铳制造工艺,在枪管内刻制膛线提升射程,还组织工匠研究如何提高火铳的装填速度。为了提高士兵的训练效果,我借鉴现代军事训练方法,制定了科学的训练计划,包括体能训练、战术演练和武器操作培训,并设立了奖惩制度,对表现优秀的士兵给予晋升和物质奖励。
我在边境建立了多个训练营地,亲自指导士兵训练。每天和士兵们一起摸爬滚打,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有个年轻士兵,因为家庭贫困,一直穿着破旧的鞋子训练。我得知后,专门让人给他做了一双结实的军靴。士兵非常感动,训练更加刻苦。三个月后,当士兵们吃上混着干菜的粟米饭,手中的火器能精准射中百步外的靶心时,我知道,理论终于转化成了扞卫家国的力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