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阁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毛骧的身影在棉帘外投下浓重的影子:“长公主!秦王联合鲁王、齐王,在宗人府状告您‘以术乱法,动摇国本’,御史台已联名上折子,说您在天机工坊行‘邪术’,能让铁砧自己转动、织机自己织布!”他的声音里带着少见的焦虑,“更紧要的是,江南顾氏、李氏等世家正在串联,要停缴秋税,说‘均田令’坏了‘士农工商’的千年规矩。”
马皇后猛地坐起,锦被滑落露出里面的素色中衣,领口绣着极小的“均”字——那是她暗中支持变革的标志:“告诉御史台,哀家当年在军中,也被人说过‘大脚皇后乱军’,结果怎样?士卒们宁愿跟着我这个‘大脚婆’,也不愿跟着那些讲究‘规矩’的腐儒。”她按住我冰凉的手,目光如炬,“澜儿,还记得你教我的‘矛盾论’么?越是风浪大,越要抓住根本——粮食、兵器、民心,缺一不可。”
常静徽突然起身,将朱雄英塞进乳母怀中,腰间的算筹袋叮当作响:“殿下,我去见蓝将军。”她的裙摆扫过炭盆,火星溅在《军屯布防图》上,“淮西集团敢停税,就断他们的茶马商路——他们私贩的战马,可都盖着秦王的通关文牒。”她转头对毛骧道,“劳烦指挥使,将江南世家的偷税账本送到父皇案头,尤其是李府去年私铸的假币模子。”
我望着她匆匆离去的背影,忽然想起在学院讲过的“统一战线”:武将集团与勋贵的矛盾,恰是可以利用的“次要矛盾”。转身见母后正在翻看《大明民主主义》的“赋税篇”,她用朱笔在“累进税”旁写了句“损有余而补不足”,旁边还画了个天平:“当年朱元璋打天下,靠的是‘广积粮、缓称王’,如今咱们要‘广积粮、严治吏、通商路’。”
“母后,当年您劝父皇释放被贪吏欺压的百姓,便是最早的‘民生监察’。”我指着书中“百姓可直陈上官”的条款,“如今设立民生监察院,不过是让当年的善政成制——每个州县设三名监察使,其中必有一名匠人、一名农夫、一名商人。”窗外传来锦衣卫的马蹄声,应是毛骧去传我的令——打开西市惠民仓,向御史台言官的家乡所在县免费发放越冬种子,每户再加发半两棉花。
暮色四合时,常静徽带着满身寒气回来,鬓角还沾着雪花:“蓝将军已点齐三万骑兵,进驻江淮漕运码头,只要世家停税,立刻封锁运河。”她接过我递来的姜茶,忽然笑道,“他还说,若再敢有人提‘牝鸡司晨’,就把您送的火铳图纸贴在帅帐门口,旁边写上‘母鸡能下蛋,也能啄瞎鹰眼’。”
马皇后忽然轻笑,从妆奁里取出一方印泥,盒盖上刻着我设计的麦穗徽记:“哀家给你们盖个印。”她在《大明民主主义》的扉页按下手印,朱砂红泥在宣纸上晕开,“当年朱元璋起兵时,每个弟兄都按过血手印,盟誓‘有饭同吃,有难同当’——如今哀家这手印,就算是给天下女子按的‘血手印’吧。”
常静徽忽然跪下,抓起印泥在自己掌心按了按,按在母后手印旁边:“当年我父亲常遇春跟着陛下打天下,靠的是‘有饭大家吃,有仗大家打’。”她抬头时,眼中映着炭盆的火光,“如今我们要让天下人知道,有田大家种,有税大家议,有难大家当——就算是女子,也能握算筹、定国策、护家国。”
我看着两双手印在书中交叠,忽然想起在量子终端里见过的巴黎公社社员签名——同样的手印,不同的时空,却有着相同的温度。取出神经接驳笔残片,在两双手印下方画下齿轮与麦穗的徽记,残片的量子能量让墨迹微微发烫,仿佛穿越时空的火种在此刻交融。常静徽忽然指着徽记:“这图案,就像耕者的犁与匠人的锤,合在一起,便是天下的根基。”
是夜,我在冷宫密室会见哈密卫的回回商人。他们带来的不仅是西域的葡萄种,还有帖木儿帝国的密信,羊皮纸上用波斯文写着:“闻大明有女,分田于耕者,制器于匠人,吾国苦土地兼并久矣,愿遣使者学习。”展开从波斯带回的《列王纪》译本,在“公平之王”鲁斯塔姆的故事旁,我用阿拉伯文写下“耕者有其田”的波斯语译音,旁边画了个小小的麦穗。
“长公主,西域商人现在都叫您‘麦穗公主’。”为首的商人抚胸行礼,他的头巾上绣着与我们相同的麦穗纹,“他们说,您的地契比苏丹的金印更贵重,因为上面盖着百姓的手印,还有能让土地增产的‘仙术’。”他从骆驼皮袋里取出一袋金黄的种子,“这是波斯的鹰嘴豆,耐旱易活,愿与大明交换你们的土豆种。”
密室的烛火突然明灭,我知道这是量子终端残片在接收时空波动。指尖划过残片,浮现出22世纪学生们的脸,他们曾问:“当马克思主义遇到封建王朝,会开出怎样的花?”此刻答案正在笔下流淌——不是鲜艳的理论之花,而是扎根泥土的麦穗,是能让百姓充饥的土豆,是刻在界碑上的“均平”二字。常静徽说得对,这图案是耕者的犁与匠人的锤,更是千万双手握在一起的形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