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五年惊蛰,赤道线上的晨光如熔融的黄金,顺着"大明号"旗舰的木质桅杆流淌。我站在指挥舱内,羊皮地图上用朱砂标出马六甲海峡的航线,洋流数据以蝇头小楷注在透明油纸下。方鸣谦的舰队已进入巽他海峡南口,三百艘福船的布帆在海面上铺展如银鳞,船桨起落间划出细碎的浪花。常静徽正在案头拨弄算筹,她腕间的麦穗银镯与黄杨木算珠碰撞,发出轻细的声响。
"长公主,六甲苏丹的使者已在接驳艇上。"翠玉掀开棉麻舱帘,咸湿的海风卷着她发间的茉莉花香,"他的随从上船时,靴筒里藏了把匕首。"她递来一块银锭,上面刻着苏丹王庭的狮形徽记,"这是试探咱们的'见面礼'。"
我按紧腰间的火绳枪,让晨光在枪管的缠枝纹间跳跃:"告诉他,若想保住王庭的体面,最好带着《马六甲关税明细》来谈。"指尖划过丝绸海图上的香料贸易路线,那些用红砂标注的税卡如毒瘤般遍布海峡,"去年经马六甲的商船有四千艘,苏丹苛税逼得三百艘绕道好望角,这断的不仅是商路,是天下百姓的活路。"
使者踏入指挥舱时,目光被墙上的《全球贸易绢图》牢牢吸引。这幅由青衿总会绘制的地图上,大明的麦穗徽记与南洋的香料藤蔓交织,而葡萄牙、西班牙的海盗据点被标为黑色荆棘。他的Kris短剑在甲板上投下颤抖的影子,剑柄镶嵌的红宝石与我方士兵铠甲上的麦穗徽章形成刺目对比:"长公主陛下,苏丹愿将关税降至两成,并开放三个商埠......"
"一成。"我打断他,火绳枪轻轻叩击海图上的柔佛港,"且商埠由四民公所共管,苏丹不得干预商事。"展开《公平贸易十则》,里面用爪哇文写着"禁止奴隶贸易同工同酬"等条款,每一页都盖着青衿总会与当地商会的朱红印章,"另外,贵国的铁矿与橡胶林,需允许大明匠人入股开采——这不是谈判,是民心所向。"
使者的喉结滚动,目光落在我身后的铜制火铳模型上。那台缩小版火器正冒着袅袅青烟,旁边摆放着被击毁的海盗铁炮残片:"若苏丹拒绝......"
"去年此时,泉州港的织妇因苛税自杀。"我示意翠玉展开卷轴,上面是泉州百姓联名绘制的《苛税图》,画中织妇们举着算筹上街,孩童捧着空碗啼哭,"她的孩子现在在应天的均平学堂读书,用算筹算出的第一个算式,是'苛税=杀人'。"推开木箱,露出满满一箱染血的奴隶契约,"这是贵国奴隶贩子的罪证,三百个大明少女被刻上奴隶印记——你说,我该用火铳还是律法,来讨还这笔血债?"
正午的阳光劈开海面时,舰队已抵近马六甲港。方鸣谦的"破浪号"突然加速,船头的包铁撞角发出沉闷的轰鸣,如巨鲸般撞碎苏丹的第一道防线——那是用珊瑚礁和奴隶骸骨堆砌的海上堡垒。我举起黄铜望远镜,看见战象部队在沙滩上慌乱转向,象背上的武士被明军的火铳吓得跌落,而青衿会的成员正涉水向百姓分发印有减税公告的棕榈叶——那上面用三种文字写着:"帮大明舰队指路,可换十斤粟米与一亩良田,孩童可免费入均平学堂。"
"长公主,陆战队已控制港口炮台!"通讯兵的报告被欢呼声淹没。我看着"均平"大旗插上苏丹王宫的尖顶,旗帜边缘的爪哇文"Keadilan"被火光映得通红。方鸣谦的登岛部队踩着缴获的苏丹王旗前进,铠甲上的反光镜将阳光折射成无数光点,在雨林边缘织成一片流动的光网。一个爪哇少年跑向我方士兵,递上用香蕉叶包着的饭团,换来一枚麦穗徽章别在衣襟上。
黄昏的王宫内,苏丹跪在我的绣鞋前,金冠滚落在刻有"四民共济"的地砖缝隙里。他的王后捧着镶满宝石的黄金碗,碗里盛着象征臣服的稻米,双手却因恐惧不停颤抖:"长公主若能保留王室......"
"王室可保留礼仪性头衔,但不得参与政事。"我接过黄金碗,将稻米倾倒在苏丹脚下,谷粒滚入他冠冕的宝石缝隙,"这些民脂民膏,本该属于耕种它们的百姓。"示意常静徽展开《行省宪书法帖》,绢书上用银朱勾勒出议事会的架构,"明年今日,马六甲的百姓将用算筹选出自己的议事会,而你们——"指了指窗外正在焚烧的奴隶枷锁,火焰中升起的烟雾被海风卷成麦穗形状,"可作为文化象征,出席每年的均平庆典,但需自费购买入场券。"
端午的均平广场上,青铜匾额在暴雨中折射七彩光芒。方鸣谦用缴获的苏丹佩剑砍断红色缎带,"大明马六甲省"的字样在铜漏的滴答声中缓缓升起。四名乐工敲响石罄,奏出《均平颂》的旋律,水雾在阳光下形成微型彩虹。我穿着融合大明飞鱼服与爪哇纱丽的礼服,看着爪哇渔民将象征公平的"均平石"嵌入广场中心——那是用苏丹王冠的碎金、百姓的农具废铁,以及葡萄牙海盗的炮弹熔铸而成,石面上的算筹纹路里还嵌着贝壳与珊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