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模拟厅时,夜色已笼罩宁建府。通仪司的量子信号塔此刻正播放着议事会的最新决议,信号塔的钢铁骨架上,缠绕着民众自发悬挂的红绸,绸面上用算筹纹绣着"法纪昭彰"四个字。决议的声音通过量子广播传遍全城,每个字都带着议事会代表的生物电签名,在夜空中形成金色的算筹云:"一、成立全国网信监管改革委员会,由议事会直接领导,成员包含工农代表、法律专家、技术人员各占三分之一,每季度向议事会汇报工作;二、修订《大明国宪典》第38条,明确'网络言论自由不受非法干预',禁止任何机构以'维护形象'为由删除真实民生诉求;三、依据《大明国刑律典》新增'虚假宣传罪',对伪造舆情、生成虚拟账号误导民众者,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终身监禁;四、设立'民心补偿基金',由贪腐追缴款、罚没款组成,专项用于补偿因信息封锁遭受损失的民众。"这些条文与洪武爷《大诰》里的"禁贪令"产生跨时空共鸣,那时的木刻版《大诰》如今就陈列在都察院的史料馆,字里行间的"民为天"与此刻的决议遥相呼应。
朱静雯的机械义手握着一份《李修文案反思报告》,报告的封皮用南剑县的稻壳纸制作,带着淡淡的米香,那是她特意让人定制的,取"民本如稻,需常耕常护"之意。报告的最后一段是她亲笔所书,用的是洪武年间的狼毫笔,墨汁里掺着宁建府的泉水:"理想信念不是算筹上的数字,是《大明国宪典》里的温度;初心使命不是官样文章里的辞藻,是百姓眼神里的期待。此案警示我们:权力一旦脱离国宪约束,就会变成割伤民心的利刃;公职人员一旦背弃初心,就会成为侵蚀制度的蛀虫。马克思主义大明化的法治,从来不是冰冷的条文堆砌,是让国宪的每一条款都长在民心的土壤里,让权力的每一次运行都晒在阳光之下。"报告的落款处,她特意盖了自己的副元首算筹印,印泥是用红花汁朱砂砂调制,与都察院、监察局、民生都察院、刑部、大理寺的印章组成完整的"法纪链",链环上的算筹纹彼此咬合,缺一不可。
我望着远处议事会大厦的轮廓,那里的量子灯组成"国宪"二字,照亮了宁建府的夜空。大厦前的广场上,民众还在自发聚集,有人带着《大明国宪典》来诵读,有人举着被恢复的账号截图欢呼,有人在临时搭起的台子上讲述自己被删帖的经历。李修文和他的同党或许会在大理寺的判决中得到应有的惩罚,但更重要的是,此案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大明国宪典》中"权力监督"的密码,让每个公职人员都明白:议事会的监督不是摆设,它是由亿万张选票铸成的枷锁;法律的制裁不是空谈,它是用民心的秤砣称量的正义;民心的称量不是虚无,它是每个账号里的诉求、每本账本里的艰辛、每双眼睛里的期待。就像冬至日的阳光,终将穿透霜雾,照在通仪司巷口那块新立的石碑上—碑石石取自武夷山脉的青石,由老木匠亲手刻字,碑上刻着《大明国宪典》的开篇语:"凡治天下,必以民心为秤,国宪为砣,秤砣相得,天下方安。"
高铁驶离宁建府时,朱静雯正在调试主阵的"初心监测模块",模块的核心算法融合了《大明国宪典》的178条条款与百姓的236项民生诉求,能自动识别公职人员的行为偏差。"姑母,您看这组数据。"她指着屏幕上的波动曲线,曲线从李修文入职那年的90%缓缓下跌,在均平十五年收受第一笔贿赂时骤降15%,在删除老木匠举报视频时再降23%,直到案发时的12%,"整整八年,这期间但凡有一次有效的监督提醒,或许就不会走到今天。"她调出模块的预警机制:当公职人员的"初心指数"低于60%,主阵会自动发送《大明国宪典》条款提醒;低于40%,监察局介入谈话;低于20%,启动审查程序。"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大明化在制度上的体现,"我的指尖划过屏幕上的曲线,"不是等到大厦倾颓才去修补,是在每块砖松动时就及时加固。"
高铁的量子轮轨发出平稳的嗡鸣,窗外的宁建府渐渐远去,通仪司的量子信号塔还在夜色中闪烁,像根立在民心土壤里的法纪标杆。我想起议事会决议中那句话:"防微杜渐,莫善于法。"这或许就是马克思主义大明化在法治领域的真谛——不是事后的严惩,是用制度的算筹,让每个初心都能在国宪的阳光下始终保持温度;不是空洞的口号,是让《大明国宪典》的每个条款都长在民心的土壤里,结出公平正义的果实。就像那部被无数人翻阅的《大明国宪典》,边缘的磨损是它与民心对话的印记,纸页的温度是它守护民生的证明,而这,正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大明最坚实的根基。
朱静雯的机械义手轻轻按在车窗上,窗外的星光在她的掌心凝成"初心"二字的算筹纹,与《大明国宪典》的光芒交相辉映。我知道,李修文案的落幕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在这片土地上,法治的种子已随着国宪的宣讲、民心的觉醒而生根发芽,终将长成庇佑百姓的参天大树,而树上结出的,是每个公职人员未曾背弃的初心,是每个百姓被听见的诉求,是马克思主义大明化最生动的模样:法纪如炬,民心如潮,炬照潮涌,天下归心。
喜欢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