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峰(兵部尚书)也跟着点头,手里拿着消防训练手册:“村里的消防队已经能独立处理火情了,上个月还帮着邻村灭了一场火。我跟兵事谈议会申请了,给汝吉村配了两辆新的雪地消防车,已经在路上了。”
高铁缓缓开动,窗外的村民们跟着高铁跑,手里的哈达在风里飘。悦薇趴在车窗边,使劲挥手,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掉:“卓玛大姐!次仁村长!洛桑!我会回来的!”我轻轻拍着她的背,心里也有些发酸——这半年,悦薇从一个只会在京北御花园里赏花的公主,变成了能跟着卓玛大姐做青稞饼、跟着丹增去养殖池喂三文鱼的姑娘,她的笔记本里,记满了村民的名字和村里的故事。
高铁驶出汝吉村,窗外的雪山慢慢后退,青稞地像绿色的毯子铺在大地上。静雯坐在我对面,手里摩挲着“民心札记”,突然开口:“姑母,您还记得咱们第一次来村里的时候吗?那时候雪还没化,咱们跟着多吉大叔去种土豆,我连锄头都握不好,现在想想,那时候真是太嫩了。”
我笑着点头:“怎么不记得?你第一次挖土豆,把锄头挖到石头上,火星子溅起来,多吉大叔还笑着说‘咱们种地不能跟石头较劲’。现在你再去种土豆,肯定比多吉大叔还熟练。”
“不是熟练不熟练的问题,”静雯摇摇头,眼神变得严肃,“是我终于懂了,为什么马克思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咱们在村里建高铁、建养殖池、建医院,看着是咱们在牵头,可要是没有村民们跟着一起搬石头、一起喂三文鱼、一起学技术,这些事一件也成不了。你看那高铁的铁轨,每一颗螺丝都是工人师傅拧的;养殖池的水,每一次监测都是次仁卓玛做的;村里的路,每一寸都是村民们用脚量出来的——这就是百姓的力量,比任何律法、任何军队都更强大,因为他们是在为自己的日子干,所以有无限的劲。”
悦薇擦了擦眼泪,也跟着开口:“妈妈,我以前在京北,总觉得大明的好日子是天生的,觉得宫里的锦衣玉食是理所当然的。可来村里这半年,我跟着卓玛大姐凌晨起来做青稞饼,知道了一块饼要揉多少下;跟着丹增去雪山下找水源,知道了一滴水有多珍贵;跟着李青老师教孩子们读书,知道了能坐在教室里有多幸福。现在我才明白,大明的好日子不是天生的,是百姓们一锄头一锄头种出来的,是工人们一螺丝一螺丝拧出来的。我不想再只做个养在深宫里的公主,我想为大明办事,为百姓做事。”
我看着悦薇眼里的光,心里又欣慰又感动——这半年的汝吉村生活,不仅让静雯悟透了民心,也让悦薇长大了。我握住她的手,轻声说:“女儿,妈妈很高兴你能有这样的想法。但想为大明办事,不是靠嘴说的,得靠真本事,得懂百姓的需求,得会解决实际的问题。妈妈帮不了你走捷径,全国议事会事务院皇家管理部和吏部联合举办的‘皇家议事员考试’,是你唯一的路。这考试考的不是诗词歌赋,是怎么解决村民的纠纷,是怎么制定农业政策,是怎么看懂民生报表——你得把在汝吉村看到的、学到的都记在心里,多向静雯姐姐学习,她当年也是从基层做起,跟着我跑遍了大明的乡村,才慢慢懂了怎么当一个为民的官。”
静雯笑着接过话:“悦薇,别着急,我当年第一次去滇南县的时候,比你还懵懂,连青稞和牧草都分不清。你在汝吉村已经学会了很多,比如怎么跟村民聊天,怎么看养殖池的水质,这些都是别人没有的优势。考试的时候,你就把这些真实的经历写进去,把你对百姓的想法说出来,比背多少条文都有用。以后要是有不懂的,随时问我,咱们一起讨论。”
悦薇用力点头,从包里拿出笔记本,翻开其中一页,上面写着“汝吉村要做的事:1. 帮丹增推广青稞深加工;2. 帮次仁卓玛申请技术员证书;3. 帮洛桑找京北的学堂资料”。“静雯姐姐,妈妈,你们看,这是我在村里记的,以后我要是考上了议事员,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些事落实好。我想让汝吉村的百姓过得更好,也想让其他像汝吉村一样的村子,都能通高铁、能养三文鱼、能让孩子们有书读。”
高铁穿过之前打通的雪山隧道,隧道里的灯光像一串珍珠,照亮了车厢。王铁山从隔壁车厢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张高铁运营计划表:“朱议事长,朱主事,汝吉村到京北的高铁已经试运行一个月了,每天两趟,能载两百人,还能运十吨货物。下个月三文鱼上市,就能通过这趟高铁运到京北,早上从村里出发,中午就能到京北的海鲜市场,保证新鲜。”
夏美酱也跟着过来,手里拿着文旅推广方案:“我们已经跟京北的十家旅行社合作,推出了‘雪村体验游’,游客可以跟着村民种青稞、喂三文鱼、学做青稞饼,第一批游客下月初就来。到时候汝吉村的百姓,不仅能靠种地赚钱,还能靠旅游增收,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