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平二十九年五月十七日,京北的晨光刚透过云层,就把紫金区驾驶员考试中心的红砖墙染成了暖金色。考试中心门口的大杨树上,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树下已经排起了长队——有背着书包的学生,有穿着工装的工人,还有像静雯和悦薇这样,带着几分紧张又满是期待的考生。
我站在队伍旁,看着静雯正低头翻着她的《J1A自动挡汽车操作手册》,指尖在“倒车入库点位”那一页反复摩挲。她今天穿了件浅灰色的衬衫,袖口挽得整齐,胸前别着那个洛桑送的小木车挂坠,阳光落在挂坠上,“平安”两个字泛着微光。“别紧张,”我拍了拍她的肩,“你这一周练得那么稳,肯定能过。”
静雯抬起头,眼里还有点红——她今早五点就起来了,在院子里对着空气模拟打方向,嘴里还小声念叨着点位。“姑母,我总怕跟以前一样出错,”她攥了攥手册,“昨天练倒车入库,还有一次差点压线,幸好周教练及时提醒我看后视镜。”
“那是你太在意了,”周教练从后面走过来,手里提着两个热乎的豆浆油条,分给我们,“你这一周的练车记录我都看了,倒车入库十次有九次满分,曲线和直角转弯更是没出过差错,比不少老学员都稳。今天就把考试当练车,按步骤来,肯定没问题。”
周教练刚说完,悦薇就蹦蹦跳跳地跑过来,手里举着她的科目一准考证,崭新的纸页还带着折痕。“妈妈,陛下姐姐,周教练!”她把准考证递到我们面前,上面的照片里,她笑得眼睛都眯了,“我昨晚把科目一的题库又刷了一遍,连最难的‘山区道路安全题’都记牢了,肯定能过!”
我接过准考证,看着上面“朱悦薇”三个字,想起她在汝吉村帮次仁村长记粮仓账时的认真模样,心里满是欣慰。“别大意,答题时仔细点,遇到不会的先跳过,”我叮嘱道,“你之前模拟考都能考九十分以上,只要不粗心,肯定没问题。”
正说着,一辆印着“汝吉村三文鱼运输”的冷藏车从路边驶过,车身上还贴着洛桑画的格桑花图案。静雯指着车,眼里亮起来:“你看!是汝吉村的三文鱼车!肯定是运到京北海鲜市场的,等咱们考完试,去买两条尝尝!”
悦薇也跟着点头,眼睛里满是期待:“好啊好啊!我还想让卓玛大姐知道,咱们今天考试,说不定她还在村里为咱们加油呢!”
说话间,考试中心的大门开了,工作人员拿着扩音喇叭喊:“请科目一考生到三楼候考室集合,科目二考生到西侧练车场候考!”
悦薇立刻站直身子,对着静雯比了个加油的手势:“陛下姐姐,我去考科目一啦!咱们都要加油,一起拿证!”静雯也笑着点头,从口袋里掏出颗水果糖递给她:“这个给你,汝吉村的水果糖,甜丝丝的,祝你考个好成绩!”
看着悦薇跟着人群往三楼走,我和静雯、周教练则往西侧练车场去。练车场里,十几辆考试用车整齐地停在车位上,每辆车的车顶都挂着“考试车”的牌子,车身侧面贴着编号。几个考生正在进行考前适应性练习,有的在调整座椅,有的在模拟倒车入库,空气中都透着几分紧张。
周教练领着静雯走到一辆考试车旁,打开车门:“你先上去调调座椅和后视镜,跟你平时练的车差不多,就是方向盘稍微重点,别慌。”静雯坐进驾驶座,双手握住方向盘,深吸了一口气——我注意到,她的手指不再像以前那样紧绷,而是自然地搭在方向盘上,眼神也比之前坚定了许多。
“座椅调到脚能踩到底刹车,靠背稍微倾斜一点,”周教练趴在车窗边,耐心地指导,“后视镜要看到后轮,左边能看到车身三分之一,右边也是,这样入库时才能精准判断距离。”静雯按照周教练的话调整好,又模拟了一次打方向,动作流畅,没有丝毫卡顿。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旁边传来:“陛下?您也来考科目二啊!”我们转头看去,只见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小伙子正笑着走过来,手里拿着考试预约单——是小李,就是之前跟静雯同一批的学员,现在开卡车跑汝吉村线路的那个。
“小李!”静雯推开车门跳下来,脸上满是惊喜,“你怎么在这里?你不是早就拿证了吗?”小李挠了挠头,笑着说:“我表弟今天来考科目二,我陪他来的。您这半年在汝吉村干的实事,我可都听村民们说了,修高铁、建养殖池,真是太厉害了!我现在每次拉货去汝吉村,都能看到村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心里也跟着高兴。”
静雯笑着点头,眼里满是暖意:“都是大家一起干的,要是没有村民们的支持,没有像你这样的运输户帮忙,很多事也办不成。对了,你表弟呢?让他也别紧张,按步骤来就行。”
小李指了指不远处正在练车的小伙子:“在那儿呢!我跟他说了,让他多向您学学,您这认真劲儿,肯定能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