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时,方案终于全部敲定,静雯拟好圣旨,送到议事会盖章——按规矩,圣旨需经各席位群体代表签字确认,再盖“全国议事会大印”才算生效。马占山、张铁林、苏婉君、扎西依次在圣旨上签名,次仁旺堆还在旁边画了个小木凳,说“这是俺的‘签名’,证明方案里有俺的诉求”。
静雯拿着盖印的圣旨,站在议事厅窗前,看着代表们陆续离开:马占山在给农民代表讲“回去咋组织培训报名”,苏婉君在和妇女代表聊“咋统计女性参训人数”,扎西在教少数民族代表“咋查双语教材发放”。她转头对我笑:“姑母,您看,有这样的议事会、这样的监督协会,方案肯定能落地——次仁旺堆老人能学制家具,李娟姐妹能优先就业,扎西的乡亲能拿到双语教材,这才是大明该有的样子。”
我拍了拍她的肩,目光落在议事厅墙上的“席位比例表”上:农民35%、工人30%、妇女15%、少数民族15%、商家2%、科学兵人1%、官员1%。这串数字不是冰冷的统计,是千万百姓能说话、能做主的保障,是“以民为本”最实在的体现。
晚风拂过大厅,槐角轻轻晃动,我仿佛看到:西北的次仁旺堆在培训课上教年轻人刨木凳,江南的李娟在农机厂焊零件,牧区的扎西拿着双语教材给乡亲讲课——这些场景,便是全国议事会席位比例的意义,是大明初心最生动的注脚。
喜欢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