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母!陛下!”正午的日头刚爬到头顶,工地上的阴影缩成小小的一团时,朱悦薇清脆的声音突然从入口传来。循声望去,小姑娘骑着辆半旧的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个帆布包,后座绑着两个竹筐,筐沿露出的桑叶馒头还冒着热气,蒸腾的白气裹着麦香,飘得满工地都是。她跳下车时,辫子上别着的小黄花晃了晃——那是江南桑蚕基地的桑花,花瓣上还沾着点露水,想来是从合作社直接过来的,没来得及回家换衣服。
“悦薇怎么来了?春假不用在家温习功课?”静雯直起身,捶了捶腰,眼角的笑纹里还沾着点白灰,看着悦薇的眼神软得像春水,伸手替她拂掉肩上的草屑。
“功课早做完啦!”悦薇麻利地解开筐绳,又从帆布包里掏出个布卷,小心翼翼地展开——竟是张绘制精美的广场设计图,纸上用彩笔涂着蓝天和太阳,太阳的边缘还画着一圈小光斑,下面画着几个小人在广场上散步,有的拄着拐杖,有的牵着小孩,格外热闹。“这是我和次仁旺堆爷爷商量的,在综合体前院建个青稞广场!”她指着图上的蓝色区域,眼睛亮晶晶的,像盛着星光,“用汝吉村的青稞石铺地面,这种石头下雨不滑,老人走着放心;赢州的渔民伯伯说要捐贝壳拼海浪纹,围在广场边,好看又不硌脚;卓玛大姐还说能送西藏的彩石,我都算好了,拼‘民生为本’四个字需要三百二十八块方砖,每块砖都要磨得圆圆的,刚好能让路过的百姓都看见,还不会绊倒小朋友。”
说着,她拿起块边角料在地上比划,小辫子随着动作一甩一甩的:“我还在广场角落画了老人休息区,放两个石凳,石凳上要刻桑花纹,是江南桑农教我的;再种上江南的桑树,夏天能遮凉,秋天还能摘桑葚给孩子吃;儿童游乐区要铺防滑砖,颜色要鲜亮点,红的绿的都有,免得小朋友摔跤——我还问了学堂的同学,他们都喜欢黄色的滑梯,到时候咱们就做个黄滑梯!”工人们围过来看图纸,李大叔忍不住点头,粗糙的手指轻轻碰了碰图纸上的石凳:“悦薇姑娘想得周到!俺家小孙子就爱乱跑,有防滑砖俺也放心,以后带他来逛,还能摘桑葚吃,多好!”
我正笑着给悦薇递凉毛巾,却见张师傅突然停下手里的活,朝着工地北侧直眨眼,嘴里还嘟囔着:“那不是......二殿下吗?”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朱高炽穿着件半旧的蓝布衫,正背着捆钢筋往搅拌机这边走。他那身衣服明显是临时找的,袖口还留着拆龙纹的线头,露出里面打了补丁的白内衣——那补丁的针脚歪歪扭扭,想来是他自己缝的;布鞋的鞋尖磨破了,沾着一路的泥点,裤腿卷到膝盖,露出结实的小腿,倒像个赶工的脚夫,半点看不出皇室的架子。
“高炽?你不是在户部核百姓债券的账目吗?”静雯也有些惊讶,放下手里的砖迎上去,伸手想帮他卸钢筋,却被朱高炽躲开了——他怕钢筋上的锈蹭到静雯的衣服。
“百姓买了八百万债券,我得亲眼看看这钱花在什么地方才放心。”朱高炽把钢筋稳稳放在指定区域,额头上的汗珠顺着方正的脸颊往下淌,他用袖子擦了擦汗,声音透着踏实,像刚从田里回来的农民,“刚才在料场看了,咱们的石灰都是按仰韶古法烧制的,每筐都过了秤,比工部的标准还足三成,烧石灰的窑工说,这种石灰淋了雨也不会裂;钢筋也是兵工厂新炼的,我掰了掰,韧性好,能扛住大风,就算下暴雨,房子也稳当。”
他说着拿起旁边的夯具——那夯具是木头做的,手柄磨得发亮,显然用了不少年——学着工人的样子往地基上夯了两下,力道控制得极好,每一下都恰好落在标记的点位上,地面都跟着震了震。工人们见状也不再拘束,李大叔干脆喊他:“二殿下力气足,来帮咱们夯地基最合适!这夯土得实,不然往后房子容易裂,您要是累了,俺就替您,咱换着来!”
朱高炽爽快地应了声,接过李大叔递来的号子本——那本子纸页都卷边了,上面是工人手写的号子词,还画着小图方便记节奏。他跟着李大叔的调子吆喝起来:“夯土要实哟——如磐石!百姓安居哟——享太平!”他的声音浑厚,竟把江南的打夯号子唱得有模有样,尾音还带着点北方的调子,像掺了蜜的青稞酒,醇厚又好听。悦薇也跟着拍手,凑过去教他怎么配合夯具的起落:“二叔,夯下去的时候要喊得响,抬起来的时候轻一点,这样才有力气!”朱高炽笑着点头,跟着调整节奏,祖孙俩的笑声混着号子声,在工地上飘得很远,连路边的杨柳都跟着晃了晃,像是在应和。
这样热闹的光景没持续多久,工地入口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不是宫里的御马,是普通的役马,蹄子踏在石板上“哒哒”响,带着风尘仆仆的气息。众人抬头望去,只见朱高燧披着件蒙古式的羊皮坎肩,风尘仆仆地从马上跳下来,身后跟着两个扛行囊的随从。他刚从古蒙自治省回来,脸上还带着旅途的风霜,下巴上冒出些青茬,眼睛里却亮得很,看到工地里的景象时,手里的缰绳都差点掉在地上,嘴里还喃喃着:“大哥怎么在这儿......还有大姐和姑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