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平三十年正月十五,京北的年味还没散尽,全国议事会大厅的檐角还挂着红灯笼,门楣上贴着“民为邦本”的春联,红纸上的墨字被昨夜的薄雪浸得愈发厚重。厅内的实木长桌擦得发亮,桌上摆着汝吉村送来的青稞茶和江南桑蚕合作社蒸的桑叶糕,热气袅袅地绕着梁上悬着的“全国议事会”匾额——这匾额还是去年工农代表一起题的,笔画里满是筋骨。
我穿着藏青色议事服,站在厅前的台阶上,手里攥着会议议程,指尖蹭过“百姓公社扩大”“人民监督协会职权”等字样,心里格外清晰:今天的会,要把去年议事会定下的“民生实事”,变成扎扎实的“制度规矩”。静雯从侧厅走来,她刚去接次仁旺堆老人,藏青色夹克上还沾着雪粒:“韵澜姑母,代表们都到得差不多了,工农代表占了七成八,符合规矩。”
我点点头,推开议事厅的门,暖意混着青稞茶香扑面而来。工人代表们坐在左侧,大多穿着深蓝色工装,袖口还沾着机油痕迹;农民代表在右侧,布衫上带着泥土气息,次仁旺堆老人怀里还揣着袋青稞,说是要给大家尝新;人民监督协会的代表们坐在后排,手里捧着厚厚的调研册,封皮上“群众监督实录”五个字格外醒目。我走到主位坐下,敲了敲桌上的铜铃,清脆的声响压过厅内的低语,瞬间安静下来。
“各位代表,正月里召集大家开全国议事会,不是走形式,是要把百姓的事议透、定实。”我的目光扫过全场,落在工人代表区最前排的李铁柱身上——他是兵工厂的技术骨干,去年帮百姓建设集团做过货架,“去年咱们定了百姓综合体,今年要再往前迈一步:一是扩百姓公社,让更多百姓有活干、有钱赚;二是立监督规矩,让人民监督协会有实权,敢较真;三是备选举事宜,让副皇帝、副议事长和地方代表都从百姓里来、为百姓办事;四是推三下乡制度,让皇帝、议事长、大臣都沾沾基层的泥;五是议罢免法,让权力受百姓管;六是改科举,让考试能选出真干事的人。”
话音刚落,工人代表李铁柱就举起了手,他站起身时工装的扣子没扣严,露出里面印着“兵工厂”的白衬里:“议事长,俺要说说百姓公社扩大的事!俺们兵工厂旁边的民生公社,去年建了食堂和托儿所,工人上班不用愁孩子没人带、吃饭没地方去,今年想扩建成‘工人工社’,加个技术培训室——俺们厂里有老工匠,能教年轻人焊工、钳工,可公社缺资金、缺木料,想问问议事会能不能给点支持?”
他的话刚说完,江南桑农代表周桂兰就站了起来,手里攥着个桑蚕茧,茧上还缠着银丝:“李师傅说的俺们也有同感!江南的桑蚕公社,去年收了十万斤蚕茧,可没地方缫丝,只能卖给贩子,一斤少赚五明币。俺们想建个缫丝坊,再开个桑蚕丝手工区,让姑娘们学织围巾、做手帕,可监督协会查了,说公社缺个‘合规章程’,审批卡了半个月——这扩大公社,不光要给钱给料,还得让规矩顺溜点!”
我把两人的话记在笔记本上,笔尖顿了顿:“两位代表说的,正是百姓公社扩大的关键。第一,资金上,从议事会专项拨款里划两千万明币,成立‘公社发展基金’,优先给工人工社、桑蚕公社这样的基层公社用,利息按半算,三年还本;第二,审批上,让事务院牵头,联合百姓建设集团,给公社画‘负面清单’——只要不碰‘损害百姓利益’的红线,三天内就得批;第三,技术上,从兵工厂、农科院派技术员下乡,李师傅说的老工匠,算‘公社技术顾问’,每月补两百明币,让技术能传下去。”
台下响起掌声,次仁旺堆老人颤巍巍地举手,他站起来时手里的青稞袋晃了晃:“议事长,俺补充一句!汝吉村的青稞公社,去年种了两百亩青稞,可收了粮没地方卖,只能等着贩子来压价。俺们想跟京北的百姓综合体挂钩,直接把青稞运到综合体的农产品区卖,可中间要过三个关卡,运费比粮价还贵——能不能让公社和综合体‘直接对接’,少些中间环节?”
“次仁旺堆老人说的‘对接’,要写成制度。”我看向商人代表苏婉君,她是江南桑蚕合作社的,熟悉供应链,“苏代表,你们合作社之前给综合体供过桑蚕丝,能不能牵头建个‘公社-综合体’对接平台?公社的粮、菜、手工品,直接上平台,综合体按需采购,运费由议事会补三成,让百姓既能种得出,也能卖得好。”
苏婉君立刻点头,手里的供应链清单翻得哗哗响:“议事长放心!俺们这就拟方案,三天内把平台搭起来,先从汝吉村青稞、赢州海鲜试起,保证公社的东西能以最快速度到综合体,不压价、不拖款!”
接下来议“人民监督协会立案权与补充侦查权”,监督协会代表赵淑敏站起来,她手里捧着本厚厚的册子,里面夹着百姓的签字:“议事长,去年俺们查万武综合体,发现都察院之前的侦查漏了‘加盟商偷税’的事,想再查,可都察院说‘官方侦查已结’,不让俺们碰。俺们要的不是‘侦查权’,是‘补充侦查权’——要是百姓对官方监察局、都察院的结果不满意,监督协会能立案,能调资料,能找证人,最后把补充侦查结果交给议事会,让官方没法‘捂盖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