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静雯走过来,从口袋里掏出块粗布手帕,帮悦薇擦了擦汗——这手帕是江南桑蚕公社的织女织的,上面绣着全球公社的分布图,她手里还拿着份叠得整齐的《月训体能报表》,纸上的字是用炭笔写的,工工整整:“不光悦薇有进步,咱们所有人都有长进。上月米跑,咱们的平均用时是四十六分钟,这月降到了三十八分钟;俯卧撑及格率从六成涨到了九成,朱高煦现在一次能做八十个,比不少二十来岁的年轻士兵还多;还有单杠引体向上,上月只有三成的人能及格,这月已经过半了——上次去南亚帮水稻公社防洪涝,要是有这体能,咱们就能多扛几袋种子了。”
朱高煦刚喝完水,听见这话,挠了挠头,耳朵有点红:“都是周班长教得好,他怕俺练得太急伤着,还特意教俺怎么拉伸;还有上次俺练深蹲时腿抽筋,李青姑娘帮俺按了半宿,用的是南美公社制的草药油,第二天就不疼了,不然俺哪能进步这么快。”站在旁边的李青听见这话,赶紧摆手,脸上带着笑:“都是应该的,咱们是一起训练、一起护全球百姓的,互相帮衬是本分,哪用说谢——上次去北极帮百姓处理冻伤,还是你帮俺背的药箱呢。”
上午的第二项复盘是600米障碍翻越。训练场的障碍道早就准备好了,每一段都对应着全球不同的地形:土坡堆得有一人高,上面铺着层细沙,模拟的是安北草原的缓坡;矮墙是用青砖砌的,高约一米二,边缘磨得光滑,像江南桑田的田埂;独木桥长约五米,宽只有两掌,下面垫着稻草,模拟的是欧洲牧场的木栈道;最后是个水坑,水深到膝盖,里面放了些假的“石块”,是模仿赢州渔场的浅滩。这些东西上月还让不少人犯怵——朱高炽过独木桥时总晃,差点摔下来;悦薇爬土坡时滑了两次,膝盖都磨红了;小李过水坑时踩进深地方,裤子全湿了。可现在再看,大家眼里没了怯意,反而透着股期待,像是要去全球各地执行护民任务。
周磊走到障碍道前,手里拿着面小红旗,朝大家喊:“都记好了!过土坡要抓稳草根,别慌——这像极了上次去安北帮牧民转场时的坡;过矮墙要屈膝蹬腿,借力往上翻——就像咱们在江南桑田跨田埂;过独木桥要看准前方,别盯着脚——跟在欧洲牧场走栈道一个道理;过水坑要踩准石块,别踩空——就像在赢州帮渔民捡贝壳!咱们练这个,不是为了比谁快,是为了将来护全球百姓时,能快速翻过山沟、跨过水坑,不让他们等太久!现在,朱高炽,你先来!”
朱高炽应了声,深吸一口气,快步冲了出去。他跑到土坡前,双手抓住坡上的草根,脚蹬着土坡的缝隙,动作利落得像只兔子,没像上月那样打滑——上次去南美帮玉米公社防野猪,他就是这么爬坡的;过矮墙时,他屈膝、蹬腿,双手撑着墙顶,轻轻一跃就翻了过去,落地时还稳稳地站着;过独木桥时,他双臂展开保持平衡,目光盯着对面的“护民”旗,脚步不快却稳,再也没晃过,还朝后面的人喊:“大家别慌,重心放低,跟着我的节奏来——就像在欧洲牧场帮牧民赶牛时那样!”
轮到朱悦薇时,她没像上次那样犹豫,先对着土坡深吸了口气,然后快步跑过去,小手紧紧抓着草根,脚蹬得又稳又快,爬到坡顶时还朝下面的人挥了挥手;过矮墙时,她学着朱高炽的样子,屈膝、蹬腿,虽然力气小,却也稳稳地翻了过去,落地时差点摔着,旁边的士兵赶紧伸手扶了她一把,悦薇笑着说了声“谢谢”,又往前冲——她想起上次去非洲帮孩子摘果子,就是这么爬树的;最后过独木桥,她盯着对面的小红旗,小步快走,竟没晃一下,冲过终点时,训练场上响起了掌声,连周磊都忍不住喊了声“好!”
“小姑娘,好样的!”次仁旺堆老人从食堂方向慢慢走过来,手里端着个木桶,桶里是刚熬好的青稞粥,热气裹着香味飘过来,老远就能闻见——这粥里的青稞来自古蒙自治省,红枣来自西域公社,白糖来自南美甘蔗园,是真正的“全球粥”。老人这一个月没闲着,每天天不亮就去食堂帮王福师傅熬粥,还总跟士兵们说:“你们练得苦,得吃好,肚子里有劲儿,才能护好全球的百姓。”他走到悦薇身边,把木桶递过去:“快喝点粥,补补劲儿。俺今早特意多放了西域的红枣,甜得很,喝了暖和——上次去北极帮百姓熬粥,他们就说这红枣甜。”
悦薇接过木桶,用勺子舀了一口,眼睛亮了:“爷爷熬的粥最好喝!比江南公社食堂的还香!上月俺过障碍摔了,您还帮俺揉膝盖,说‘护百姓就像爬土坡,摔了再爬起来,就不疼了’,俺一直记着呢!”老人笑了,脸上的皱纹挤在一起,伸手摸了摸悦薇的头:“傻孩子,俺说的是实话,你看现在,不是爬得又快又稳了?护全球百姓也是这样,遇到难事儿别怕,熬过去就好了——上次去南亚帮水稻公社抗洪,咱们不也是这么熬过来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