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复盘是思想教育,李默拿着本卷边的《军志三字经》,坐在训练场的桑树下,周围围满了人,连次仁旺堆老人都搬了个小凳子坐在旁边——桑树苗是从江南公社移栽来的,小凳子是北美木工公社做的。夕阳透过桑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风一吹,树叶“沙沙”响,像在听大家说全球护民的故事。
李默翻到“护民”那一页,声音不高却清晰:“这一个月,大家不光练了筋骨,更该懂‘护民’这两个字的意思。上月咱们去京北公社帮百姓收青稞,大家还记得吗?那天下午,突然来了三只狼,想偷公社的羊,当时老桑农王大爷都快急哭了,他手里攥着桑剪,却不敢往前冲。是咱们的士兵冲上去,开枪把狼赶跑了,王大爷握着朱高炽大人的手,手都在抖,说‘要是没有你们,俺们的羊就没了,这半年的活就白干了’——这只是全球护民的一件小事,还有更多百姓等着咱们去帮。”
朱高炽听到这话,从人群里站起来,手里拿着本《训练笔记》,本子上记满了字,还有几处画着全球地图的标记:“李老师,以前我总觉得,管好全球公社的账、核好军需的钱,就是护百姓。可那天看着王大爷的样子,我才明白,光有钱有粮不行,还得有能力护着这些好东西——上次去南美帮玉米公社防野猪,要是没练过射击,咱们哪能赶跑野猪?要是有人敢破坏百姓的庄稼,咱们就算有账,也护不住百姓的辛苦。这就是大明民主主义说的‘民为邦本,护民为先’,不是纸上的字,是要真真切切护着全球百姓的日子。”
“说得对!”周磊接过话头,手里拿着块弹壳,是上月实弹射击时的,弹壳上还留着点枪油的痕迹,“俺们练米,不是为了比谁跑得快,是为了将来全球百姓遇着危险,咱们能快点赶到——上次去南亚帮水稻公社抗洪,要是跑得慢,种子就被冲走了;俺们练射击,不是为了打靶好看,是为了能一枪把危险挡在外面;俺们练障碍,是为了能翻过山沟、跨过水坑,不让百姓等太久。这就是训练的意义,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让全球的百姓都能睡个安稳觉。”
朱悦薇坐在最前面,手里拿着个小本子,用铅笔认真地记着,字歪歪扭扭却整齐,本子上还画着小小的桑树苗、牛羊、玉米:“李老师,俺这月去江南公社帮桑农摘桑叶,张婶给俺送了块桑蚕丝手帕,上面绣着朵小桑花,说‘谢谢你们护着俺们,俺们才能安心种桑’。俺以后要更努力训练,练得更厉害,不让野兽欺负非洲的孩子,不让洪水冲了南亚的稻田,不让野猪毁了北美的玉米——俺要护好全球的百姓!”
李默点点头,声音里带着暖意:“悦薇说得好!大明民主主义、韵澜思想、秀英思想、常静徽思想、朱静雯百姓思想,核心都是‘护民’。这一个月,你们从‘怕苦’到‘能扛’,从‘不懂怎么护’到‘会护’,就是把这些思想融进了行动里。往后,咱们还要练,不光练技能,更要练心,让‘护民’的初心,比咱们练硬的筋骨还结实——全球的百姓,还等着咱们去帮呢。”
晚饭时,食堂里格外热闹。王福师傅把饭菜摆了满满一桌子:红烧肉炖得烂烂的,用的是欧洲牧场养了一年的猪肉,加了江南的酱油,油汁亮晶晶的,闻着就香;清蒸鱼是太平洋渔场刚送的,上面撒着葱丝姜丝,还浇了点赢州的海盐,鲜得能掉眉毛;炒青菜是南美菜园下午刚割的,绿油油的,还带着露水的味道;还有悦薇最爱吃的韭菜鸡蛋饺子,韭菜是京北农场的,鸡蛋是全球养鸡公社联合供应的,馅料调得咸淡正好。
大家围着桌子坐,没有谁搞特殊,都自己盛饭、自己夹菜,筷子是东亚竹编公社做的,碗是西亚陶窑烧的。王福师傅端着锅刚炖好的豆腐汤,汤里飘着葱花,热气腾腾的,他笑着说:“这月大家练得苦,俺特意多做了几道菜,都是全球百姓公社送来的新鲜食材,汝吉村的青稞、赢州的鱼、江南的新麦、南美的青菜,你们吃好,肚子里有劲儿,才能护好全球的百姓——上次去非洲,俺就是用这些食材给孩子做过饭,他们都说香。”
次仁旺堆老人给悦薇夹了个饺子,还帮她吹了吹:“小姑娘,多吃点,下午练了那么久,肯定饿了。俺今早去江南公社,见着桑农们在织新的训练服,说‘士兵们的衣服磨破了,俺们得赶紧织好,让他们穿得暖和,好去护全球的百姓’。你们看,全球的百姓都记着你们的苦,你们也记着他们的盼,这就是同心,比啥都重要。”
朱高煦舀了勺红烧肉,放在张叔碗里:“张叔,您多吃点,补补身子,下月咱们还要去澳洲帮牧民转场呢,您的腿还得好好养着。”张叔笑着接过,又把肉夹给旁边的王小二:“俺老了,吃不了多少,小二年轻,得多吃点,练本事护非洲的孩子,护南亚的百姓,护全球的庄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