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查课时表,更触目惊心:《大明民主主义原理》每学期仅开设16节,其中8节还被改成了“熊猫疾病防治”实操课;《品德与法典》的理论课只上了10节,全是“背动物保护条款”,没讲过“条款背后的民生逻辑”。学生随机抽查时,10个学生里有7个说“不知道《常静徽思想》的‘因地制宜’怎么用在熊猫保护里”,还有2个把“大明民主主义”说成“保护熊猫的政策”。
赵麦围当场列出整改清单:学院议事会三日内召开专题会,重新制定理论课实施方案,必须明确“每节理论课配1个村民保护案例”,比如“用‘民生整体观’分析保护区与山寨的利益平衡”;一周内补足专职理论教师,从川省熊猫职业学院调2名优秀教师支援,马淑贤负责编写“彝族山寨熊猫保护的理论案例”;考核加入60%的理论应用题,比如“用《朱静雯的百姓思想》算保护区雇佣村民巡护的合理薪资”。“两周后复查,要是还不合格,全国议事会将暂停你们的特色专业经费审批。”
朱悦薇抵达东广省粤菜技术学院时,正赶上学院的“粤菜技能大赛”,校园里飘着烧腊、煲仔饭的香气,可教学楼的理论课教室却门可罗雀。“先查‘大明民主主义学院’的设置情况。”朱悦薇对礼部思论司陈主事说,按《高等学府建设标准》,凡在校生超千人的高校,必须设立大明民主主义学院(或韵澜学院),统筹理论课教学。可学院教务处主任支支吾吾:“我们……我们觉得粤菜专业重实操,没必要单独设学院,理论课由思论教研室代管就行。”
“代管?”朱悦薇翻开教研室的授课记录,发现《大明民主主义原理》的授课教师全是烹饪专业的兼职老师,其中有3名老师连《秀英思想》的“工时保障”理论都讲错——把“后厨超时工资计算”说成“老板说了算,不用算理论”。“你们连专业的理论教学机构都没有,怎么保证课程质量?”随行的林阿婆掏出账本,指着上面的工时记录:“俺们作坊的后厨,每天超时1小时,就按‘超时工资=时薪×1.5’算,这是《秀英思想》的理儿,学生要是学不会,将来当厨师长,怎么帮伙计算工资?你们的老师连这个都不懂,还教啥理论?”
更严重的是课时不足。督查组查得,《品德与法典》每学期仅开设12节理论课,其中8节还被用来“讲食品安全卫生规范”,没提“食品安全条款的宪典理论依据”;《朱静雯的百姓思想》更是只上了6节,全是“背定义”,没教学生“怎么用理论算粤菜作坊帮村民代销农产品的收益”。“俺们村有户人家种荔枝,去年让粤菜作坊代销,作坊说‘卖多少算多少’,没按‘收益=销售额-成本-合理利润’的理论算,最后少给了200明币,要是学生懂这个,就能帮村民维权!”林阿婆的话让学院负责人涨红了脸。
朱悦薇当场下达整改令:一周内成立“大明民主主义学院”,从京北理论学院调2名专职教师任院长、副院长;立即补足理论课时,《大明民主主义原理》加开“后厨工时的理论计算”“农产品代销的收益分析”章节,《品德与法典》必须讲“粤菜食材采购的宪典理论依据”;考核加入“用理论算作坊收益”的应用题,由林阿婆担任兼职教师,带学生去作坊实操。“整改情况三周后由东广省议事会复核,再不合格,学院院长要向全国议事会作检讨。”
赵麦围在川省完成督查后,即刻奔赴疆新自治省民生大学。这所高校以“民生”为名,开设了农业技术、畜牧业管理、边疆医疗等专业,可巡视组刚进校门,就发现了问题——校园里的理论宣传栏,还贴着去年的“理论课大纲”,新的全国议事会精神压根没更新。“先查畜牧业管理专业的《大明民主主义原理》授课记录。”赵麦围对随行的哈力克说,后者是疆新西牧场的老牧民,去年刚用《朱静雯的百姓思想》帮牧场算出了“冬季草料补贴的合理标准”。
督查组直奔畜牧业教学楼,正好赶上一节《大明民主主义原理》课,老师正讲“民生整体观”,可翻遍教案,只有“全国民生概况”,没提半个疆新牧民的案例。“你们怎么不讲‘牧场草料分配的民生整体观’?”哈力克忍不住举手,“去年俺们牧场缺草料,要是按‘整体观’算,就能先保产羔母羊的草料,再分其他羊,可学生要是没学过,将来当牧场技术员,怎么帮牧民解决实际问题?”老师愣住了,支支吾吾:“教材里没疆新的案例,我们就……就按全国案例讲。”
“教材没案例,你们不会自己编?”赵麦围翻出《高等学府理论课建设标准》,指着其中一条,“标准明确要求‘地方高校必须结合本地民生编案例’,你们学院议事会没落实这个要求?”随后查课时表,更让人揪心:《朱静雯的百姓思想》每学期仅14节理论课,其中10节还被改成了“草原病虫害防治”;《品德与法典》的理论课只上了9节,没讲“牧场土地分配的宪典条款”。学生随机抽查时,10个农业专业的学生,有8个不会“用《常静徽思想》的‘因地制宜’分析疆新不同地区的种植方案”,还有1个说“种地靠经验,不用理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