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平三十四年六月中旬,京北的盛夏已热浪蒸腾,全国议事会大厦的议事大厅内,却因一场关乎乡野民生的会议,透着庄重而务实的氛围。大厅内座无虚席,朱悦薇、朱静雯端坐于主位,前方的发言席上,全国议事会副议长兼事务院总理马淑贤身着深青色政务制服,神情肃穆;两侧的席位上,坐着各府县乡贤代表、百姓监督员,以及即将赴任基层的十五位五品以上官员,每个人的面前都摆放着一份印着朱红题签的《下基层任职议案》,封面“依宪典深耕乡野,以实务普惠民生”十二字醒目清晰。
议事大厅的穹顶悬挂着“依据《大明国宪典》,强化基层治理,守护民生公平”的横幅,背景屏幕上滚动播放着近期基层调研的实拍影像——花省千叶府樱花区自考作弊案中基层监督失责的画面、黄村村龟裂的灌溉水渠、雪松村漏风的养殖棚舍、织云村散落的纺织工具、矿场村锈蚀的安全防护栏、牧区稀疏的草场、茶山畲村老化的茶树枝条、果园村杂乱的橙园边界、土地村模糊的田埂地界……一幕幕真实场景,让在场众人深切感受到基层治理的迫切性与严峻性,也让这份议案的意义愈发凸显。
上午九时整,朱静雯抬手示意全场安静,声音沉稳而有力:“各位代表、各位百姓监督员,今日我们齐聚于此,审议事务院提交的《下基层任职议案》。这份议案绝非临时起意,而是严格依据《大明国宪典》第三十七条‘凡五品以上公职人员,须每五年赴基层任职不少于两年,深入民生一线,体察民情、督办实务、强化监督,确保惠民举措落地、民生福祉改善’的明确规定,结合花省自考作弊案暴露的基层治理漏洞,经三个月跨区域调研、千余次百姓座谈、数十轮修改完善后形成的务实之策。”
她抬手点击屏幕,《大明国宪典》第三十七条原文以朱红底色黑字呈现:“邦国之基在乡土,民生之本在黎元。五品以上公职人员,身担实务之责,若脱离基层,则策失根基、事失民心。故设基层任职之制,令其沉于乡野、融于百姓,以己之能解民之困,以己之责督事之实,期以三载,基层治理效能倍增,民生福祉日进无疆。”
“花省自考作弊案的教训刻骨铭心。”朱静雯的语气沉了下来,屏幕切换到作弊案的关键证据链——樱花区监督人员与涉案公职人员的通讯记录截图、考点监控中违规传递的画面、涉案人员的银行流水明细,“此案之所以能蔓延,核心在于基层监督失灵、公职人员脱离乡邻、治理环节层层脱节。上层制定的公平考试制度,到了基层却被权钱交易扭曲,而我们身居高位者,未能及时察觉基层的漏洞与百姓的诉求,这是对民生的辜负,也是对宪典的漠视。”
“为此,事务院牵头,联合全国议事会、都察院、全国监察局,全国人民监督协会组建十三支跨区域调研小组,深入十二省百余个乡村牧区,与近万名基层百姓、村社主事、乡贤代表面对面座谈,收集到两千三百余条意见建议。”朱静雯话锋一转,语气坚定,“调研发现,基层普遍存在三大症结:一是实务能力不足,部分基层公职人员难以应对产业发展、矛盾调解、设施修缮等复杂事务;二是惠民举措落地不畅,上层利好政策要么变形走样,要么迟迟难达乡野;三是监督体系缺位,基层监督力量薄弱,对公职人员的履职监督流于形式。而破解这些症结的关键,便是让五品以上公职人员下沉乡村,既当‘实践者’,躬身解决田间地头的实际问题;又当‘监督员’,堵塞基层治理漏洞,让宪典要求真正扎根乡野。”
话音刚落,大厅内响起阵阵掌声。百姓监督员代表、京北某书院退休教习陈仲明站起身,语气恳切:“朱议事长所言极是!花省自考作弊案让我们看清,脱离基层的权力易生懈怠与偏差。十五位公职人员躬身入乡,既能带来资源、技术与经验,更能亲身体察百姓冷暖,这是守护公平正义的根本之举。但老朽有一建议:基层任职绝不能搞‘挂名式’‘走过场’,必须制定明确的考核细则,将民生问题解决率、百姓满意度、实务推进成效列为硬指标,考核不合格者不得随意返程,须留任整改直至达标。”
来自花省雪域府的藏族代表洛桑达娃站起身,用略带口音的汉话说道:“支持卓玛旺姆赴牧区任职!我们牧区常年面临草场流转纠纷、牦牛疫病防控难题,卓玛旺姆熟悉牧区气候与养殖习性,定能帮我们解决实际困境。只求公职人员下基层后,多听百姓心声,不搞‘一刀切’,草原的事,还需结合草原的实际来办。”
来自北冰洋省的蒙古族代表呼斯勒沉声说道:“巴特尔赴牧歌村任职,我们牧民满心期盼!草原沙化、牧草不足是我们的心病,巴特尔精通畜牧与生态保护,一定能帮我们找到既保草场又能增收的法子。但恳请各位公职人员,下基层后切勿摆官威、搞特殊,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正融入乡野,才能办好实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