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带有恶念、杀意、邪气的攻击,触碰到这愿力光罩,其威力便会迅速被其中蕴含的浩瀚纯净愿力消磨、净化,甚至可能被同化,反哺大阵本身。
可谓至柔至韧,万邪不侵。
巡逻的卫兵也极为特殊,并非武僧,而是身穿白色僧衣、手持净瓶柳枝的巡礼僧。
他们修为或许不高,大多在筑基期,但周身气息与整座城池的愿力海洋完美融合。
行动间悄无声息,主要职责是维持愿力汇聚的秩序,安抚信徒情绪,以及监控愿力流动是否出现异常。
城门口,守卫的也非彪悍的甲士,而是几位气息沉静、目光澄澈的知客僧,他们对往来人流的检查,更侧重于感知其心念是否纯净,是否怀有恶意,而非其实力高低。
整座摩尼郡,就像一枚温润的明珠,以愿力为基,构筑起了一种独特的、以柔克刚的防御体系。
它或许没有巨象郡那般咄咄逼人的攻击性,但其难缠程度,恐怕犹有过之。
韩厉收敛气息,如同一个普通的游历僧侣,随着虔诚的人流,缓缓走向摩尼郡那散发着柔和光晕的乳白色城门。
韩厉随着人流,缓步穿过那散发着柔和光晕的乳白色城门。
一入城内,那股精纯而温和的愿力气息愈发浓郁,仿佛整个人都浸泡在温热的灵泉之中,心神不由自主地变得宁静祥和。
摩尼郡的内部结构清晰地分为内外两城,泾渭分明。
外城,街道宽阔整洁,以温润的摩尼石铺就,两旁鳞次栉比地排列着统一的愿力祠堂,信徒们安静地排队祈祷,将精纯的愿力注入摩尼钵中。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与愿力融合的独特芬芳。
除了愿力祠堂,外城也分布着一些坊市、客栈、茶肆,但风格都与整座城池的氛围保持一致,显得素雅而宁静。
居住和活动于外城的,多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游方僧侣、散修佛徒,以及一些依附于佛门、在此经营生计的修佛家族成员。
这些僧侣与修士修为普遍不高,大多在筑基期左右,金丹期便已算是高手。
他们在此或为感悟精纯愿力修行,或为交流佛法,或为承接一些净化、转运愿力的杂役任务以换取资源,鱼龙混杂,却都自觉地遵守着此地的宁静氛围,少有喧哗。
内城则与外城截然不同。
一道更高、更洁白的城墙将内城环绕,墙上刻满了繁复的佛经与真言,散发出更加强大而纯粹的佛力波动。
入口处有修为精深的摩尼院武僧值守,神色肃穆,气息内敛,显然不会让外人随意进入。
内城是摩尼佛院的直接辖地。
摩尼佛院乃大日佛教二十八寺庙之一,虽不以战力着称,却以其独特的愿力汇聚、净化、中转之术,在佛门中拥有超然的地位,掌管着庞大无比的愿力资源流动。
而摩尼佛院的一大特点,便是院内修士多以女尼为主。
透过偶尔开启的门户或阵法光晕的缝隙,隐约可见内城中建筑更加精美宏伟,佛塔林立,梵唱声声。
摩尼郡的内城规划得极为规整,街道横平竖直,以乳白色的摩尼石铺就,干净得一尘不染。
街道两旁,并非繁华的商铺楼阁,而是一座座造型古朴、风格统一的愿力祠堂。
这些祠堂规模不大,形制相似,皆以白玉为基,琉璃为瓦,祠堂中央供奉着并非具体的佛陀菩萨雕像,而是一尊尊或大或小、不断缓缓旋转、散发出柔和光晕的乳白色石钵,摩尼钵。
许多身着素色或明黄色僧衣、气息纯净平和的女尼穿梭其中,或静坐诵经,或操控着复杂的阵法引导浩瀚愿力,将他们最精纯的信仰愿力注入眼前的摩尼钵中。
她们是摩尼郡真正的主人与核心,维持着这座愿力重镇的运转。
整个摩尼郡,便是在这种奇特的“内外分治”模式下运转。
外城开放而包容,如同海绵般吸纳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或精纯或斑驳的愿力与修行者。
内城则封闭而专注,如同精密的心脏,将吸纳而来的愿力提纯、转化、输送至需要它的地方。
比如其他寺庙、或大型法事、或炼制高等佛宝,同时培养着专业的女尼弟子。
韩厉行走在外城的街道上,神识如水银泻地般悄然蔓延,瞬间便感知到了这种独特的格局。
他能清晰地感知到,地下那纵横交错、以特殊佛金打造的管道中,如同江河般奔腾流淌的精纯愿力,最终都汇流向内城方向。
内城之中,数股元婴期的气息沉静如水,坐镇中枢,其中一股甚至达到了元婴中期,想必便是摩尼院的院首或长老。
她们的气息与外城那些斑驳的气息截然不同,精纯而统一,带着摩尼院特有的愿力烙印。
“以愿力为基,汇聚八方,精炼中转,这摩尼院倒是寻了一条好出路。”韩厉心中暗忖。
此地对他而言,同样是一处宝地。他那由古佛青灯蜕变而来的佛国金佛,对精纯愿力的需求堪称海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修真之多宝葫芦请大家收藏:(m.20xs.org)修真之多宝葫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