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浅莲华微微颔首,清冷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缓和,“我千塔林寺弟子时常在此历练,捕捉有缘灵兽以为护法或坐骑,倒是让道友见笑了。”
“千塔林寺驯兽之术闻名遐迩,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韩厉随口赞了一句,目光在那头神俊的玉角晶猊身上略微停留,“这头玉角晶猊灵性十足,感知敏锐,道友培育得极好。”
浅莲华听到对方称赞自己的灵兽,眼中闪过一丝自豪,语气也柔和了几分:“道友谬赞了!晶猊乃是我寺特有的灵兽,自幼与贫尼一同修行,故而默契些。”
她顿了顿,似乎犹豫了一下,随即开口道:“韩道友既是游历修行,想必对各方风土佛法皆有涉猎。我千塔林寺虽不以战力见长,但在与灵兽共生、感悟自然禅意方面略有心得。道友若是不弃,可愿随贫尼前往寺中一叙!”
她发出邀请,一方面是出于礼节,对方气息不凡,结个善缘总无坏处。
另一方面也是存了一丝探究之心,想借此机会了解更多关于这位神秘僧人的来历与目的,千塔林寺并非等闲之地,也不怕对方有何不轨图谋。
韩厉闻言,略一沉吟,目光平静地扫过浅莲华那清丽而带着一丝探究的面容,以及她身旁那头依旧警惕地注视着自己的玉角晶猊。
他并未立刻回答,而是反问道:“道友相邀,贫僧自是荣幸。只是不知,贵寺近日可方便接待外客!贫僧听闻,大日洲各处佛寺近来似乎都颇为忙碌。”
他这话问得颇有技巧,既未直接拒绝,也未立刻答应,而是将话题引向了对大日洲近期动态的探询,显得自然而不突兀。
浅莲华闻言,清冷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了然,似乎对韩厉的问题并不意外。
她微微颔首,语气平和地回道:“道友所言不差。近日确是多事之秋,天师府异动频频,各寺皆加强了戒备,并忙于筹备应对之策。
我千塔林寺亦不例外,近日寺中长老多在闭关或外出,寻常外客确实不便接待。”
她话锋一转,看向韩厉的目光中多了一丝真诚:“然道友气度非凡,佛法精深,远非寻常游方僧侣可比。能与道友这般人物论法交流,于我寺弟子亦是机缘。贫尼虽不才,在寺中尚能说得上几句话,引荐一二还是无妨的。”
韩厉多日飞行赶路,休息一下也不错,所以也就答应了。
浅莲华交代了那两位金丹修士,就和韩厉一起两人一兽,化作三道流光,朝着森林深处飞去。
浅莲华驾驭祥云在前引路,韩厉则闲庭信步般跟随其后,速度不疾不徐,却始终与浅莲华保持同步,显得游刃有余。
越是深入,四周的林木愈发高大苍翠,灵气也愈发浓郁精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木清香与祥和佛意。
偶尔能看到一些灵鹿、仙鹤在林间悠然漫步,见到浅莲华也不惊慌,反而亲昵地点头示意,显然与千塔林寺弟子关系融洽。
飞行约莫一个时辰的时间,前方景象豁然开朗。
一片广袤无垠、地势起伏的平原展现在眼前。
平原之上,并非宏伟的城池或连绵的殿宇,而是矗立着数千座形态各异、高低错落的石塔!
这些石塔并非寻常佛塔,它们大多由未经雕琢的天然巨石垒砌而成,或古朴粗犷,或玲珑奇巧,高者可达百丈,直插云霄,矮者仅数丈,掩映在绿树丛中。
塔身之上,并无繁复的佛像雕刻或经文,而是布满了岁月风雨侵蚀的痕迹,以及各种天然的苔藓、藤蔓,甚至有些塔顶还筑有鸟巢,灵鸟盘旋,生机勃勃。
每一座石塔都散发出独特而沉凝的气息,有的厚重如山,有的灵动如水,有的炽热如焰,有的锋锐如金。
数千种不同的气息交织在一起,非但不显杂乱,反而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和谐与平衡,仿佛它们本就是这片天地自然生长出来的一部分,共同构成了一座庞大无比、浑然天成的天然阵法!
塔林之间,并无宽阔的道路,只有蜿蜒曲折、被踩得光滑的青石小径穿梭其间。
小径旁,溪流潺潺,奇花异草遍地,随处可见身着素色僧衣的千塔林寺弟子或静坐于某座石塔之下冥想,或在林间空地与温顺的灵兽嬉戏修行,或照料着某些散发着灵光的珍稀药草。
整个千塔林寺,没有金碧辉煌的殿宇,没有肃穆庄严的佛像,没有鼎盛的香火,却充满了自然、宁静、祥和与生机,仿佛一处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与自然完美融合的修行圣地。
“这便是千塔林寺。”浅莲华放缓速度,声音中带着一丝自豪与宁静,“寺中并无固定讲经大殿,这数千石塔,便是历代祖师与弟子们的修行之所、悟道之基。每一座塔,都承载着一段修行,蕴藏着一种法意。”
韩厉目光扫过这片浩瀚而独特的石塔丛林,眼中也闪过一丝讶异与欣赏。
他能清晰地感知到,这片塔林所蕴含的磅礴而自然的能量,以及那种与万物共生、与天地共鸣的独特禅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修真之多宝葫芦请大家收藏:(m.20xs.org)修真之多宝葫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