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成维修工人的日子,在压抑与警惕中缓慢流逝。B-17区废弃净水厂成了他们临时的巢穴,肮脏、潮湿,却提供了难得的、相对安全的遮蔽。宋茜在金属箱中沉睡,高频神经递质调节剂维持着她意识的微弱火种,路岩每天都会定时检查她的生命体征,那平稳的曲线是他在这片黑暗中唯一的慰藉。
“夜枭”提供的城市监控网络节点图成了他们的圣经。山魈带领战士们,利用维修工作做掩护,小心翼翼地探查着周围环境,确认地图的准确性,并寻找着通往城市中心——“天穹”大厦的最佳路径。
“‘天穹’大厦是第七区,乃至整个‘深泉’控制网络的核心,”凌霜的声音在加密通讯中显得异常严肃,“根据赵博士遗留的数据和‘夜枭’的情报,‘熔炉’的主控系统很可能就位于大厦顶层的某个屏蔽区内。但要进入那里,我们需要先突破它的‘大脑’——位于大厦地下深层的数据枢纽。那里汇聚并处理着‘熔炉’以及整个第七区监控网络的海量数据。”
数据枢纽。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潜入“深泉”防御最严密、技术最核心的区域之一。
“我们不可能强攻,”路岩看着终端上“夜枭”提供的、关于数据枢纽外部防御的简略示意图,眉头紧锁,“能量屏障、生物识别、动态密码、还有至少三支‘清道夫’小队常驻巡逻……”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钥匙’。”凌霜接话道,“一个能让我们悄无声息通过的权限。‘夜枭’最后一次通讯提到,数据枢纽的日常维护由一支名为‘织网者’的技术团队负责,他们使用一种特殊的、定期更换的生物密钥和动态通行码。”
“我们要冒充‘织网者’?”山魈瓮声瓮气地问,觉得这比冒充维修工难上千百倍。
“不,我们要‘借用’他们的身份。”路岩的眼中闪烁着冷静的光芒,“‘夜枭’提供了一条信息:每天凌晨4点,会有一支‘织网者’小队从位于大厦中层的生活区,通过一条专用的、屏蔽外部监控的磁悬浮通道,前往地下数据枢纽进行例行维护和数据备份。那是我们唯一的机会。”
计划极其冒险。他们需要在凌晨四点前,潜入“天穹”大厦中层生活区,制服一支“织网者”小队,获取他们的生物特征和动态通行码,然后冒充他们进入数据枢纽。整个过程不能触发任何警报,否则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准备工作在高度紧张中进行。路岩和墨师远程协作,利用“夜枭”提供的漏洞信息,尝试破解“织网者”使用的通讯协议和身份验证系统的底层逻辑。山魈和战士们则反复研究大厦中层的结构图和“织网者”小队可能的行动路线。
行动日。
凌晨三点,城市笼罩在一片虚假的宁静之中。霓虹灯依旧闪烁,但街道上几乎空无一人,只有巡逻机器人和偶尔驶过的、印着“深泉”标志的悬浮车辆。那种无处不在的精神调节场在夜间似乎更加明显,带着一种令人昏昏欲睡的惰性。
伪装成维修工人的小队,利用“夜枭”地图标注的监控盲区和维护通道,如同阴影般悄然潜行,来到了“天穹”大厦底部一个不起眼的货运入口。这里是城市废弃物处理系统的入口之一,监控相对宽松。
利用伪造的清理工权限(同样是“夜枭”的“馈赠”),他们进入了大厦底层。与外部冰冷的科技感不同,大厦内部充满了一种……近乎宗教殿堂般的肃穆与压抑。光滑如镜的合金墙壁,散发着恒定微光的天花板,空气循环系统发出低沉的、如同诵经般的嗡鸣。偶尔有身着统一制服的工作人员面无表情地走过,眼神空洞,仿佛被抽走了灵魂。
他们不敢乘坐主电梯,而是沿着紧急疏散通道,向上攀爬了数十层,抵达中层生活区。这里的环境稍显“人性化”,有模拟自然光的庭院和一些休闲设施,但那种被严密控制和监视的感觉丝毫未减。
按照计划,他们埋伏在“织网者”小队前往磁悬浮通道的必经之路上——一段相对僻静的、连接生活区与工作区的廊道。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凌晨三点五十分。
廊道尽头,传来了规律的脚步声。一支四人组成的“织网者”小队出现了。他们穿着银灰色的、带有流线型能量纹路的制服,脸上戴着半覆盖式的信息目镜,步伐一致,沉默无声。
山魈打了个手势。
当“织网者”小队走到埋伏点时,两侧阴影中猛地窜出数道身影!山魈如同出膛的炮弹,瞬间制住了为首那名小队成员,捂住他的嘴,将其拖入阴影。其他战士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另外三名成员控制住,整个过程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没有发出任何大的声响。
路岩迅速上前,用便携式扫描仪提取了四人的视网膜、指纹和声纹信息,并从一个看似小队队长的人手腕上,取下了一个正在闪烁着一串复杂代码的腕带式动态密码发生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新纪元前夜请大家收藏:(m.20xs.org)新纪元前夜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