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十二爷最没野心,长相俊秀却洁身自好与妻子关系极好,手上有护卫军却不结党营私,偏偏就逼死了最老实的一个王爷,其他人怎能不人人自危?”
“我觉得老五也没啥毛病啊,就喜欢摆弄草药,钻研医术,为啥先搞他?”
追评:“因为周王是嫡子,还和九大塞王实力最强的朱棣关系极好。”
追评:“因为最先被贬为庶人的几个王爷都是国丧期间上书质疑:为什么老子死了当儿子的不能回去。”
追评:“都知道周王爷医术天下一流,野史记载朱元璋病重期间他还回去诊过脉。”
“朱元璋真的是为朱允炆上位能做的都做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也只有他了。”】
洪武二十九年
闭眼假寐了半晌的朱元璋睁开了双眼,此时的他虽然面容苍老,但两眼却宛如深渊般不可窥视。
“传旨!”
“朕之嫡四子棣,自幼聪慧,人品贵重,其志刚毅,其德宽广,深肖朕躬,必能克继大统。”
“故废皇太孙允炆,立朱棣为太子!”
内录官飞速的在下笔,在朱元璋说完时,一篇润色好的诏书也写好了。
朱棣激动的跪在地上,重重的叩拜道:
“儿臣定不负父皇隆恩信赖!”
朱元璋拿起诏书看了一眼,“加一句,即日起代朕监国,行军国大权,可便宜行事。”
还有这好事?
都要监国了。
老爹这是真要传位给他啊。
“抬起头来,让朕看看你。”
朱棣抬起头,就对上了父皇那双浑浊的眼珠,这个在天幕上叱咤风云,留下洪武盛世的一代大帝,此时眸中竟然带着深深的恳切之意。
曾经,他也是风华绝代的天下英雄。
搅动了元末天下风云的豪杰。
咚!咚!咚!
这一刻,朱棣感到了自己急促的心跳声。
他发现,父亲老了。
“爹。”
朱棣嗫嚅,随后语气坚定的又是深深的叩拜下去,“儿子向你保证,日后绝对会善待弟弟们,还有侄子们!”
这是儿子对父亲的承诺。
同时,朱棣眼中闪过一丝狠戾,咬牙说道:“若是他们日后有过错,儿子也会让他们安稳度过一生,绝不会将刀枪对着朱家人的脖子!”
朱元璋颔首,重重的点了点头,他相信老四不会让他失望。
“若是到了那种地步,就赶到紫金山给咱念念经吧。”
朱元璋也不想让老四将来看见有犯罪的儿子发愁,既不能拿他们真怎么样,不处置不好给天下一个交代。
要是动手了还会留下把柄,再让人唠一辈子。
自己的儿子自己打骂也是疼爱,让人家背地里唠叨,那是不行的。
所以,朱元璋最后还是松口,当着群臣和诸王的面,给了朱棣一个承诺。
朱元璋终于深呼出一口浊气,现在他心底的那块大石头终于是放下了。
天幕上发生的是未来的事。
对于他而言,最好的便是让他知道了,朱棣其实已经是太子去世后,留给他的最好选择了。
「此外,建文登基之后,废除朱元璋时期《大诰》、《大明律》等多项法律,以彰显新帝仁慈。」
「在经济上,由于江南富庶而地主囤地积多,洪武时期朝廷一直对江南实行重税,朱允炆登基后,废除了这些税制,并减免赋税。
在文化上,朱允炆提高文官地位待遇,并锐意复古,要实行井田制,并对大明的官员官名官制模仿《周礼》进行修改。」
贞观二十二年
“咳咳咳......”
太子李治上前为老父拍着背,眼神关切。
“父皇,洪武大帝也是被后人列为千古一帝的皇帝,看他的功绩也不像眼光很差的人啊。”
李世民苦笑道:“自古帝王家事最难评说啊。”
就连他自己,选择李治作为太子,不也是看中了他仁孝的性子吗?
手心手背都是肉,可位置只有一个。
朱元璋英明了一世,最后在这种关头绊了脚,岂不让人怜叹!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他扭头看着儿子,“雉奴,答应阿耶一件事。”
太子爷捶背的动作一滞,立马恭敬的来到李世民身前跪下,“阿耶,您说。”
“古人言,一朝君子一朝臣。”
“阿耶不求你能做的比阿耶好,但你要记得,一朝国政不是可以随意废除的。”
“阿耶,儿臣明白。”李治说道。
“政策也像水一样,早上的和晚上的是不一样的。”
“儿子绝不是朱允炆这样的只读圣人书的腐儒之人,也不是隋炀帝那样的好大喜功之人。”
李世民点了点头。
他已经没了一个儿子了,到了这个年纪很多事也想明白了。
孩子大了,不好管了,有自己的想法很正常。
他就是怕李治也像朱允炆一样一旦登基,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结果步子太大了...
洪武二十九年
朱元璋差点忘了,刚只顾着立太子了,没注意一旁瑟瑟发抖的朱允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